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经济补偿金和经济赔偿金的区别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经济补偿金和经济赔偿金的区别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64365.com/zs/3454660.aspx

经济补偿金与经济赔偿金是劳动法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在适用场景、计算方式和支付条件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理解这些差异对于维护劳动者权益至关重要。

经济补偿金与经济赔偿金的主要区别

经济赔偿金主要针对用人单位因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而经济补偿金则适用于多种情况,包括劳动者主动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无过失被解雇以及用人单位进行经济性裁员等。

在计算方式上,经济赔偿金的数额是以经济补偿标准为基础,额外乘以两倍。具体来说:

  • 经济补偿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经济赔偿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支付了赔偿金的,不再支付经济补偿。赔偿金的计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计算。

经济补偿金不合理时的应对措施

当遇到经济补偿金不合理的情况时,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因单位违反劳动合同而申请劳动仲裁,有权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如双方未能就此达成共识,亦可选择向当地劳动仲裁部门提出申诉。

  2. 行政复议与诉讼:如果感到赔偿金额不足以弥补权益受损,务必避免签订任何形式的补偿协议。可以通过申请行政复议及启动行政诉讼等法律手段,以期提高补偿额度。

  3. 协商与调解:对于单位实施的经济性裁员行为,法律规定应向员工支付两倍的相应赔偿。若单位所支付的赔偿数额并不符合法定标准,可以首先尝试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其次,可咨询当地基层人民调解机构、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者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机构获取帮助;再次,若调解无果,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若仍对此结果不满,则可依据法律法规提起上诉。

  4. 法律援助:律师在处理此类案件时,需要前往各级政府部门查询项目审批资料、规划许可证明、土地征用文件等重要信息。此时,律师需对项目用地的审核批准流程、立项程序以及规划设计进行全面审视,并通过法定行政复议或诉讼途径以及与政府有关部门展开对话,力争提升补偿标准。

经济补偿金是否包含加班工资

在经济补偿金的计算过程中,经常包含着劳动者应得工资这一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实际情况复杂多样,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加班工资并未被列入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础之中。举例来说,如果在双方签署的劳动合同中有明确的条款规定加班工资并不纳入经济补偿金的计算范围之内,或者所在地域根据当地的地方性法规或政策,对此类情形做出了专门的规定。因此,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加班工资一定会被纳入到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数中,而是应该结合劳动合同中的相关条款及所在地的法律法规与政策规范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考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