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行音乐史》,一本书读懂中国流行音乐百年史
《中国流行音乐史》,一本书读懂中国流行音乐百年史
《中国流行音乐史》一书近日正式出版发行,该书系统阐述了中国流行音乐百年史,填补了我国流行音乐方面研究的空缺。
日前,伍福生所著《中国流行音乐史》(全两册)正式出版发行。该书系统阐述了中国流行音乐百年史,填补了我国流行音乐方面研究的空缺。
新书出版即被国家图书馆收藏
记者了解到,中国国家图书馆于春节前夕自行采购收藏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伍福生的百万字专著《中国流行音乐史》(上下册)精装本,并向广大读者“提供文档递送服务”。
《中国流行音乐史》详细记录了中国流行音乐的百年历程,从1927年上海“中国现代流行音乐”的开端到后来的发展变迁,均有详尽的阐述。伍福生以其深厚的音乐学养和独特的文化视角,客观地展现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脉络,填补了中国流行音乐史的空白。全书共105万字,为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专项基金资助项目,并得到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常务副主席、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永远名誉主席陈小奇的高度评价,写序并推荐。
陈小奇在序中评价说“本书作者伍福生以十年的心血完成了这本百万字的著作。他以详尽的资料和史实勾勒出了这一百年流行音乐的脉络,让我们掌握了历史的真相,触摸到乐坛的温度,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程给我们带来的无数激情与感动。书是伍福生写的,音乐史是几代音乐人创造的。未来的中国流行仍在继续发展,还会涌现出更多的优秀作品、更多的优秀音乐人,会有更多的音乐事件和现象发生。希望中国流行音乐青山不老、绿水长流,也希望有更多的伍福生们继续记载历史、剖析历史。”
陈小奇在转发资深乐评人游威评论《一本书读懂中国流行音乐史》时还特别提到:“在当年广东流行乐坛一大批乐评人中,能坚持到现在且取得显著成果的佼佼者,伍福生真正值得我们致敬。”
耗费十余年心血,为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立传
该书责任编辑程楠、张莉莉介绍:《中国流行音乐史》是一部由伍福生先生倾注十余年心血撰写的巨著,它不仅是一部记录中国流行音乐百年历程的史书,更是一份对音乐无限热爱的见证。作者伍福生先生以其深厚的音乐学养和独特的文化视角,为我们展现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脉络。可以说,这部作品是对中国流行音乐文化贡献的一份厚重礼物,也是对中国流行音乐历史的一次重要补充和传承。《中国流行音乐史》对于流行音乐的研究者、从业者以及广大流行音乐爱好者而言,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中国流行音乐史》为专业学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也为流行音乐的追随者揭开了流行文化背后的历史面纱,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流行音乐的精髓与魅力。
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主席高翔评价说:“伍福生老师撰写的《中国流行音乐史》,是广东流行乐坛的里程碑,对中国流行音乐极具研究价值和实用意义。”
谈及创作该书的初衷,伍福生表示:我多年来一直在厘清中国流行音乐的“源”与“流”的相互关系。中国流行音乐,起源于1927年的上海,并非像一些论者所言是1974年起源于香港,也非是1978年萌芽于广州。“中国流行音乐之父”黎锦晖早于1927年就在上海以《毛毛雨》开创“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有一些论者“张口就来”,甚至“以讹传讹”,这些都是不负责任的具体表现。1974年,香港音乐人顾嘉辉和香港歌手许冠杰所开创的,只是“当代粤语流行音乐”的新局面。殊不知,他们的“祖师爷”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黎锦晖和吕文成。
作者表示,本书的创作原则学术性排在第一位,同时也要兼顾文学性和可读性。他说:我是力图站在客观公正立场,尽我的能力写一部正正经经、正正式式的《中国流行音乐史》。
作者简介
伍福生,国家一级艺术研究员、著名文化记者、专业作家,中国流行音乐及岭南文化传播者、研究者。全国第一份文化娱乐报纸《舞台与银幕》原采访部主任。曾获“中国流行音乐十年成就奖”“广东流行音乐三十年传媒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