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专业人才行业现状及前景:人工智能各类专业人才需求空间广阔
人工智能专业人才行业现状及前景:人工智能各类专业人才需求空间广阔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本文将从定义与分类、需求现状、产业链结构等方面,为您全面解析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行业现状及前景。
一、人工智能专业人才行业定义及分类
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是指具备相关领域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人工智能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员。他们通常具备深厚的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基础,对人工智能的原理、算法和模型有深入的理解,并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二、人工智能专业人才需求现状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一种计算机程序,指通过人工方法和技术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使机器能够执行通常需要人类智慧才能完成的任务,如学习、推理、感知、理解和创造等。
近年来,人工智能(AI)的迅猛发展正在重塑全球科技产业的格局。据统计,2023年全球人工智能IT支出1540亿美元,较2022年增加215.1亿美元。
目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人工智能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已深入渗透经济社会各领域,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提升和人类文明进步。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投资数量达到1123起,投资金额达到391.33亿元;2025年1月份,我国人工智能投资数量89起,投资金额为344.79亿元。
(注:2025年数据截止2月6日)
2023年,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加速,GPT-4,Gemini和Claude3等先进模型展示出了强大的多模态能力,人工智能的“颠覆性”越发凸显。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3031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5784亿元。据估算,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市场规模约6964亿元。
人工智能已逐步成为引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支柱技术。作为当今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各类专业人才的支撑。2024年,全球前2%的顶尖人工智能研究者中,有相当比例的人员原籍为中国或工作所在地位于中国。中国的人工智能人才数量占据领先地位。中国着力打造人工智能人才成长的“孵化器”和“蓄水池”,为未来产业发展积蓄了创新要素。
中国近年来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人才池的重要组成部分,顶尖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占比持续提高。据统计,在美国顶尖人工智能人才中,来自中国的研究人员占38%,美国占37%。从一些关键指标来看,中国已成为人工智能人才的主要产出国。
目前,中国成为培养AI人才的重要国家。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人才数量大幅增长,人工智能人才总数已突破940万,体现了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卓越潜力。预计2030年中国对熟练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将增至2022年的6倍,达到600万,中国的高技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还有广阔空间。
数智化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在职场中的应用愈发普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热潮正在推高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随着人工智能领域飞速发展,未来中国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还将继续增长,针对人工智能人才能力素质的培养还将进一步推进。
三、人工智能专业人才产业链
1. 人工智能专业人才产业链结构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通用技术和驱动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新引擎,对于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至关重要。人工智能专业人才主要由高校、高职院校培养,这些学校加强电子、材料、机械、光学等现有学科专业与人工智能科学的有效融合。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链的上游主要包括资源开发与供应,其中,资源开发主要涉及教育内容的创造和提供,包括教材、课程、教学软件、教学视频等;而供应则涉及到教育资源的实际生产和配送,如教材的印刷、课程的制作、教学视频的上传等。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毕业后能在IT行业、科研机构、企事业中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和研制的高级软件工程技术人才。
2. 人工智能专业人才需求产业链上游-高校
高校在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培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人工智能专业被正式纳入本科专业名单,加速了人工智能产业专项人才的培养进程。2023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数量从2018年的2663所增加到2822所,截止2024年上半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数量为2868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