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歲後體重最少加 3 公斤?更年期婦女體重這樣管理才對
40 歲後體重最少加 3 公斤?更年期婦女體重這樣管理才對
更年期是女性生命中的一个自然阶段,通常在45至55岁之间开始。在这个时期,卵巢停止释放卵子,月经逐渐停止,荷尔蒙(特别是雌激素)发生显著变化,进而影响代谢能力和体重。研究表明,平均每位更年期女性会增加约2.5至3.5公斤的体重。本文将探讨更年期女性的体重管理方法,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更年期易引起“苹果型肥胖”?
受新陈代谢变化的影响,更年期的女性容易出现体重增加的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需要的热量会减少,这意味着只需要更少的食物来维持体重;然而,更年期后女性的代谢变慢,如果继续以相同的方式进食,很可能就会摄取过多的热量,导致体重增加。
荷尔蒙变化也是影响体重的一大因素。雌激素分泌量的下降,会导致身体将脂肪储存在腹部,而非臀部和大腿,导致所谓的“苹果型”肥胖,同时提升了心脏病、糖尿病的风险。
更年期减重的重要性
减重、体重管理在更年期尤其重要,因为体 重增加可能会提升罹患各种慢性疾病的机率,包括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和某些类型的癌症;体重增加还可能导致情绪问题。
适度控制体重可以帮助更年期女性维护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患病风险。这需要结合健康饮食、规律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更年期体重管理的好策略?
常常有人会问:“更年期要怎么治疗?”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更年期其实不是病——它是每一个女性必经的过程,就像我们以前经历青春期一样。
但是,更年期确实伴随很多不舒服的症状和身体的变化。因此,也有很多人会去找寻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这个过渡期间不舒服的症状,甚至抗老保持青春。
“荷尔蒙调理法”的好与坏
大家可能有听说过所谓的荷尔蒙补充法(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这个方法背后的思维就是,既然更年期是我们的性荷尔蒙工厂——卵巢歇业了,不再生产女性荷尔蒙了,那我们就自己补充一些吧,把量拉回来。
多年前,荷尔蒙补充法非常风行,因为发现让更年期女性补充女性荷尔蒙之后,她们的活力都纷纷回来了,甚至附带了情绪稳定,改善睡眠症状等作用。
然而,直到某一篇研究让这个现象产生了变化,大家开始害怕使用荷尔蒙。主要就是因为在统计这些使用荷尔蒙的人身上发现,乳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上升了,医生就开始担心。
这些人本来也并没有生病,结果给他们补充了一个荷尔蒙之后,竟然就比较容易得癌症,那我们是不是就不要使用了呢?因此,医界对于荷尔蒙补充的态度开始趋于保守。
新发现:改摄取“生物等同性荷尔蒙”
然而,学者在近几 年的研究进一步发现,这可能是跟我们当初补充的形式有关。因为当初补充了两种东西,一个是女性荷尔蒙,它是来自于马尿萃取的荷尔蒙。而黄体素呢,则是用化学去合成的一个黄体素的结构,而它的结构跟我们身体自然产生的黄体酮结构是不一样的。
黄体酮、合成的黄体素在结构具有细微差异,而身体在代谢这些荷尔蒙上就产生了不一样的变化。因此,现在新的观念就是补充所谓的“生物等同性荷尔蒙”(Bioidentical),补充的东西和身体本来就已经有的成分,长得一模一样。这样以来身体就可以正确地代谢它,安全性也大幅增加。
植物性的雌激素
除了补充直接跟人类长得一样的雌激素跟黄体酮之外,也有人会选择补充植物性的雌激素。大家最常听到的就是大豆。所以呢,很多人就会说,一旦停经之后就要多吃黄豆,来补充植物性的雌激素。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植物,像是北美升麻、西伯利 亚大黄、红花苜蓿、鼠尾草……这些植物里面的激素,跟人体的女性荷尔蒙长得类似,所以它可以发挥补充跟调节的作用,也成为了有些不想要直接补充荷尔蒙的人的一个好选择。
更年期有其他治疗方式吗?
如果不考虑使用荷尔蒙补充的话,其实还是有一些方式可以改善症状。像是刚刚提到的北美升麻,对于潮红、盗汗这些血管有关的症状,是特别有帮助的。
更年期最重要的一 个表现就是,卵巢不再产生女性荷尔蒙了。但其实我们的身体很聪明,它是有备援系统能够维持身体的功能运作。
第一个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的肾上腺,第二个脂肪也会帮忙分泌一些荷尔蒙哦。因此,如果没有补充,最重要的就是要好好保养你的备援系统——“肾上腺”。
偏偏啊,现代人常常压力过大,所以呢,肾上腺长期都超时工作。因此,如果在将近更年期的时候,适度的减压、放松,或者补充一些舒压的营养素,减少肾上腺的负担,就可以让这个备援系统工作的更好,也减少更年期的时候产生的相关症状。
结语
更年期其实是一个人生阶段,它是不可避免会到来的。有些人有症状,有些人没有。但无论如何,在这个阶段,身体都会产生很大的变化,所以一些营养需求也会变得不一样。如果不确定的话,不妨可以做个体检,更了解自己的身体。
通过健康饮食、规律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地控制体重,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患病风险。记住,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最有效的体重管理策略可能因人而异。
本文原文来自北秀健康管理诊所以及邱胜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