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金大跌,才刚刚要开始…
租金大跌,才刚刚要开始…
2024年,中国租房市场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1179万高校毕业生的租房需求,市场表现却异常冷淡。租金持续下跌,房东收益大幅缩水,供需两端均陷入困境。本文将深入分析当前租房市场的现状及其背后的原因,并探讨未来发展趋势。
租金持续下跌,市场表现低迷
2024年6月,全国大中城市租金挂牌均价同比下跌1.82%。这一趋势并非短期现象,数据显示,一线城市租金已连续下滑12个月,二线城市连续下滑8个月。
以上海为例,今年6月,上海平均租金与房租收入比均降至2019年以来的历史新低。同时,出租房的去化周期也在拉长。根据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全国重点40城的客源成交周期同比增加2.7天。
从具体案例来看,租金降幅从10%到33%不等。以上海为例:
- 长宁40㎡一居室老破小租金从4300元/月降低至4000元/月;
- 普陀近长宁地带换房,租金从4200元/月降低至3600元/月,面积大了约7㎡;
- 静安区三年前租12000元/月,现在8000元/月拿下;
- 海伦路地铁站三居6500元/月降至5000元/月。
杭州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 五常地铁口从5000元/月降至4000元/月;
- 九堡89㎡三房从5300元/月降至4800元/月;
- 领航城高点租9000元/月,如今降至6000元/月。
供需失衡:供应激增与需求萎缩
供应端压力巨大
“十四五”期间,中国计划筹集870万间保障性租赁住房,以解决2600万人的住房困难问题。同时,各大城市还有公租房、人才公寓等福利性质的住房。
以保障性租赁住房为例,北上广深四大一线以及杭州、成都等头部二线城市共计需要筹集到400多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直接占了总目标的一半。分配到各个城市的KPI,基本都是二三十万套。
新增的个人出租房源同样很多。如杭州,过去一年的新增租赁房源环比大涨23%。这些新增的租赁房源主要来自:
- 交付的新房:杭州过去一年交付了超10万套新房,新房的出租率大约在10-15%,能给租房市场增加1-1.5万套新房。
- 由售转租的二手房:部分房东由于接受不了房价的大幅下跌,索性就不买房了,这些撤下二手房平台的房源为了避免空置,很多一部分就会流入租房市场。
需求端持续萎缩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40城整体租赁需求热度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6%。其中,北京和上海等城市同比跌幅高的能接近20%。
造成需求减少的主要原因有:
- 从租房到买房:当房价跌到一定地步的时候,激发了部分租房群体的购房需求。
- 工作变动退租:由于市场就业情况的并不理想,许多人索性就回老家躺平了,随之也就没有了租房需求。
未来展望:刚需市场或将长期低迷
保租房是一个持续性的计划,现在会建设,以后仍会接着建设。未来的刚需租房市场,保租房的占比会相当高。对于刚需而言,租房最看重的便是价格。保租房的租金一般是市场价的9者左右,普遍会比个人出租房源便宜。那么对于刚需而言,没必要绕过保租房去选择租金更贵的房子。
此外,各个城市还有各种配售型的保障性住房。比如,最近杭州的亚运村共有产权房卖得相当高热闹。该小区位置相当好,处于亚运村核心,地铁商业步行可至,但房价却低到离谱。
当刚需买房子逐渐和租房子一样容易时,租房市场的需求会大大减少。所以,刚需市场的租金以后会大概率会稳定在较低的水平。因为租客们的选择实在太多了。他们既可以选择保租房、公租房的信息,又可以攒几年前上车配售型的保障性租房、老破小……
市场建议
- 如果你是租客,可以同房东讲讲价。只要你不拎着十几米的大砍刀,相信房东会欣然接受。同时,也可以关注些保租房、公租房的信息,说不定你就能找到物美价廉的好房子。
- 如果你是房东,你的资产配置应该要调整了。首先,像什么手持七八套老破小能带来稳定现金流的战略,一定要谨慎。手持老破小却是能有稳定的现金流,不过可能会低得很稳定。其次,避开同质化、过时的标的。从户型上讲,保障房普遍是一两居,那么想要高租金,就要尽量避开两居室的住宅;从装修上来看,过时的装修同样租不出价格。尤其是在二线城市,许多改善型租客更愿意租新小区,并为此付出溢价,相反老小区既不好租,又很难租出高价。这个时候很多房东往往会重新装修后再出租。最后,可以关注一下海外资产的租售比。说实话,国内的租售比真的不高,即便现在房价跌了很多,但许多城市的租售比都不到2%。而在海外市场,很容易就能找到租售比在3%,甚至3.5%以上的优质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