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相机镜头技术指标详解:从成像原理到关键参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相机镜头技术指标详解:从成像原理到关键参数

引用
CSDN
1.
https://blog.csdn.net/qq_32180363/article/details/142654953

相机镜头是摄影和机器视觉系统中的关键组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成像质量。本文详细介绍了镜头的成像原理及多个重要技术指标,包括焦距、光圈、工作距离、视场角、放大倍率、分辨率、景深等,帮助读者全面了解镜头的工作原理和选择要点。

镜头的成像原理及特性

镜头的成像原理是以凸透镜成像的原理为基础,通过透镜的组合,把物体发出或者反射的光线成像在像平面上(与芯片面重合)。运用凹凸透镜组合能有效地平衡球差、轴外像差、色差等各种像差,提高成像质量。

技术指标介绍

  1. 焦点/焦距
  • 与光轴平行的光线射入凸透镜时,理想的镜头应该是所有的光线聚集在一点后,再以锥状扩散开来,这个聚集所有光线的点叫做焦点。
  • 对于单个透镜来说,焦距是指从光心到焦点的距离;对于多个透镜组成的镜头组来说,焦距是指像方主平面到焦点的距离。
  1. 光圈
  • 在镜头内部,有一个多边形或者圆形且面积可变的孔状光栅装置,这个装置就叫做光圈。
  • 光圈的作用是控制镜头的通光量,通常用光圈系数来描述其大小。光圈系数是指镜头焦距与整个镜头入瞳直径D的比值,通常用f/#来表示。其计算公式:f/#=f′/D。
  • f/#值越小,光圈越大。一般f/#值是以√2倍递增,因此光圈常用的计数为F1.4,F2.0,F2.8,F4.0……在同一单位时间内上一级的通光面积是下一级的两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通光面积便增加一倍。
  • 光圈对图片亮度的影响:相同应用条件下,同一镜头,光圈越大,通光孔径越大,图片越亮。
  1. 工作距离
  • 工作距离(Working Distance):镜头聚焦清晰时,被测目标到镜头最前端的距离称为工作距离。
  • 实际应用中,镜头不能对任意物距下的目标都同时聚焦清晰,因此镜头的工作距离有一定范围。

  1. 视场角/视野
  • 视场角是指镜头对图像传感器的张角,即若y'为Sensor的半对角线长度,则视场角2θ≈2*arctan(y'/f')。
  • 视野(Field of View, FoV),也叫视场范围,是指镜头能观测到的实际范围。镜头的视野大小和相机的分辨率,决定视觉系统所能达到的视觉检测精度。
  • 相同的工作距离下,焦距越短,视场角越大,视野也就越大;相同的焦距下,视场角一定,工作距离越远,视野越大。
  1. 放大倍率
  • 放大倍率定义为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之比。
  • -1<β <0时,物像异侧,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 β=-1时,物像异侧,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 β<-1时,物像异侧,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如CC′所示,这就是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 β>0时,物像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如DD′所示,这就是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1. 分辨率
  • 分辨率是指光学系统可以测到的被测物体上的最小可分辨特征尺寸。镜头能分辨物体的细节越小,镜头的分辨率就越高。
  • 通常用像面处每毫米能够分辨的黑白相间的条纹对数(lp/mm)描述。
  • 在实际应用中,建议镜头的分辨率不低于相机的分辨率。
  1. 景深
  • 景深:能在像平面上获得清晰像的物方空间深度。即:在被摄物平面(对焦点)前后一定范围内的物体,在无需调焦的情况下,其成像仍然清晰,这段可清晰成像空间深度就是景深。
  • 影响景深的主要因素:
  • 镜头光圈: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 镜头焦距: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 拍摄距离:距离越远,景深越大;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1. 光学畸变
  • 光学畸变(distortion):由于镜头在不同视场放大倍率的不一样,使得像相对于物体失去相似性,这种像变形的缺陷称为光学畸变。光学畸变只影响成像的几何形状,并不影响成像的清晰度。
  • 常见的光学畸变主要有两种类型,桶形畸变和枕形畸变。
  1. TV畸变
  • TV畸变是图像的视觉畸变的度量,TV畸变的定义有很多。其中RIAA TV畸变计算公式如下:
  1. 后截距
  • 法兰距:镜头法兰面到像面(芯片)的距离。
  • 机械后截距:镜头最后的机械面到像面的距离。
  • 光学后截距:镜头最后端镜片表面顶点到像面的距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