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清华STS40年:中国科学技术哲学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清华STS40年:中国科学技术哲学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119A00WX800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STS)成立40周年之际,最新出版的论文集《科学技术哲学与自然辩证法》全面展现了中国科学技术哲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和学术脉络。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该论文集的六个部分:自然辩证法、系统科学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科学实践哲学、产业哲学和科技伦理与环境伦理,并列举各部分的代表性论文及其作者。

全书分为自然辩证法、系统科学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科学实践哲学、产业哲学和科技伦理与环境伦理六部分。

在中国,自然辩证法可谓“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摇篮,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社会学、科技政策、科技传播等专业的早期研究者大多数是从自然辩证法研究领域走出来的。这得益于“自然辩证法”是很多高校研究生的必修课,这种状况使一支数量可观的师资力量在体制内得以保存。早期的清华大学因有培养研究型人才的要求,比较重视自然辩证法教学,经过多年的积累,逐渐形成了较为雄厚的教学与研究队伍,这为后续科学技术哲学与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清华大学的自然辩证法教学与研究有自己的特色。这与科技所里坚持自然辩证法的教学须以研究为基础、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各位老师研究特长的指导思想密切相关。因篇幅所限,自然辩证法部分选取了十篇论文,内容涉及自然辩证法领域的专业研究、方法论及学科建设。

自然辩证法

  • 自然选择单位的问题解析 / 王巍,陈勃杭
  • “CP 对称性破缺起源”的发现与自然辩证法 / 杨舰,江洋
  • 信息时代的空间观念——对流空间概念的反思与拓展 / 董超,李正风
  • 凯德洛夫与中国 / 鲍鸥
  • 论科学中的信念 / 肖广岭
  • 试论科学技术中的形象思维 / 曾晓萱,寇世琪
  • 理论对于经验的主导作用与整体主义 / 蒋劲松
  • 大数据方法:科学方法的变革和哲学思考 / 张晓强,杨君游,曾国屏
  • 自然辩证法应重视科学实践方法论 / 马佰莲,曾国屏
  • 自然辩证法课程改革中的STS 课程体系建设 / 雷毅

系统科学哲学

作为在较早时期就开展研究的领域,系统科学哲学多年来积累已形成了清华特色,该部分选取的三篇论文在系统科学哲学领域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 试论系统的整体性原理 / 魏宏森,曾国屏
  • 耗散结构理论、时间和认识论 / 曾国屏
  • 柯尔莫哥洛夫:复杂性研究的逻辑建构过程评述 / 吴彤,于金龙

科学技术哲学

作为公认的正统学科领域,科学技术哲学研究者甚众,相关成果在此领域显露已属不易。该部分选取了十篇论文,它们都是学科领域中的重要论文。

  • 科学说明和历史解释——论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的方法论统一性 / 王巍
  • 科学中的认知与价值——与陈瑞麟教授商榷 / 王巍
  • 隐性知识、隐性认识和科学研究 / 肖广岭
  • 论科学的“祛利性” / 曹南燕
  • 实验实在论中的仪器问题 / 邵艳梅,吴彤
  • 科学修辞学对于理解主客问题的意义 / 谭笑,刘兵
  • 技术哲学与技术史 / 高达声
  • 技术终将失控?——“深蓝”获胜引起的思考 / 曹南燕
  • 论当代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兼论分析技术哲学的兴起 / 高亮华
  • 从意识形态批判到“后技术理性”建构——马尔库塞技术批判理论的现代性诠释 / 张成岗

科学实践哲学

科学实践哲学是科技所教师较早发掘的研究方向,在经过多次慎重的讨论之后被确定为重点研究方向,这部分文章虽然只选取了三篇,但它们却是研究科学实践哲学的必读文献。

  • 走向实践优位的科学哲学——科学实践哲学发展述评 / 吴彤
  • 再论两种地方性知识——现代科学与本土自然知识地方性本性的差异 / 吴彤
  • 实践建构论:对一种科学观的初步探讨 / 李正风

产业哲学

大科学时代的STS 研究,不仅要考虑科学技术和工程,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考虑产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与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所教师较早注意到社会发展的这一特征,一直努力地推动产业哲学的发展。产业哲学部分所收录的四篇文章即是我所教师在该领域研究的代表作。

  •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产业哲学 / 曾国屏
  • 试论产业发展人性关怀的哲学根基 / 王妍,曾国屏
  • 产业:打开了的人的本质力量的书 / 高亮华
  • 产业哲学视野中全球生产方式的演化及其特征——从福特制、丰田制到温特制 / 王蒲生,杨君游,李平,张宇

科技伦理与环境伦理

这部分的重要性在今天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在20 世纪末,即使在学术界也只有部分人认识到该研究的必要性。我所教师在那个时期就已经在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其中被收录的五篇论文可以视为在这一领域不同方向上的代表作。

  • 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伦理责任 / 曹南燕
  • 进化与伦理中的后达尔文式康德主义 / 王巍
  • 生态女性主义及其意义 / 曹南燕 刘兵
  • 阿伦·奈斯的深层生态学思想 / 雷毅
  • 盖亚假说——一种新的地球系统观 / 肖广岭

本文摘编自《科学技术哲学与自然辩证法》(雷毅, 李平, 王巍主编.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2024. 8)一书“前言”“目录”,标题为编者所加。

(清华STS 文丛 / 杨舰等总主编)

ISBN 978-7-03-078980-8

责任编辑:邹 聪 刘 琦 姚培培

本书是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教师部分已发表论文的文集,全书包括自然辩证法、系统科学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科学实践哲学、产业哲学和科技伦理与环境伦理六部分,各部分在学科领域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透过本文集,读者既可以了解不同时期教师们关心的学术热点问题,也可以看到研究水准提升的过程。

本书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哲学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可供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科技史、科技政策的研究者、学生及爱好者阅读,并提供部分辅助资料。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