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楚开:行业法律知识+专业法律技能——法律发展与法律消费视角下的法律服务
邓楚开:行业法律知识+专业法律技能——法律发展与法律消费视角下的法律服务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立法逐渐出现新的趋势,国家针对不同的领域进行专门立法,在财政、税收、金融、交通、能源、建筑、教育、文化、旅游、医疗、信息等领域都有专门的立法。这些特定领域与行业的立法中,既有民事法律规范,又有行政法律规范,还有刑事法律规范。因此,律师要服务好特定的行业,民事、行政与刑事法律技术是基本功,并要在此基础上精熟该领域的法律规定与技术规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厚积薄发
启行千里
学习实践法律32年,进入法律服务行业13年,一直在观察思考法律与法律服务业的发展。
在当今国内律师行业,律师事务所有综合性律所、行业性律所及专业性律所之分。综合性律所中,有规模大所也有中小所,提供各种类型的法律服务;行业性律所,只服务于某个特定的行业,如只服务建筑行业、能源行业、医疗行业、娱乐行业的律所;专业性律所,只提供特定法律性质的服务,最典型的是刑事专业所,只提供刑事辩护、刑事控告、刑事申诉与刑事风险防范等刑事法律服务。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内在逻辑与理由,作为法律服务的实践者,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律所形态优劣的对比分析。从不同角度出发,看到的面向各不相同。在此,拟从法律的发展趋势以及法律服务消费者的需求两个维度,分析法律服务的提供方式。
近代国家法律体系的基本结构,是由宪法、行政法(含行政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组成的六法结构。法律诉讼,除了宪法诉讼外,就是行政诉讼、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等三大诉讼。律师的法律服务,也主要是为当事人进行这三类诉讼提供法律帮助。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立法逐渐出现一个新的趋势,国家针对不同的领域进行专门立法,在财政、税收、金融、交通、能源、建筑、教育、文化、旅游、医疗、信息等领域都有专门的立法。这些特定领域与行业的立法中,既有民事法律规范,又有行政法律规范,还有刑事法律规范。虽然我国刑法典在1997年修订时,将所有其他领域立法中的刑事法律规定都统一集中到了刑法典之中,但是在行业性法律的法律责任条款中,都会规定这样一个条款: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且会在修改行业性立法,增加行业性犯罪时,同步修订刑法典。
现今,从数量上讲,行业性法律占据我国法律体系中的绝大部分,宪法、一般行政法、民商法与民事诉讼法、刑法与刑事诉讼法所占的比重已经很低。正因为如此,行业法学研究方兴未艾,在行业法学研究中,行政法、民事法与刑事法知识及理论是开展研究的基本功,只有同时通晓三大类别法学理论,才能深入研究特定行业的法律。
在法律实践中,虽然单个争议还是可以分类为行政争议、民事争议与刑事争议。但是,由于这些争议往往是特定行业的争议,这些争议相互关联,且同时受特定行业法律的调整,仅仅学习适用民法、刑法与一般行政法,根本就不能理清其间复杂的法律关系。要办理好特定行业的案件,必须熟知该领域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技术规范。从这个意义讲,律师要服务好特定的行业,民事、行政与刑事法律技术是基本功,并要在此基础上精熟该领域的法律规定与技术规范。
法律服务的最大消费者是企业,一个企业往往是在某个或者某几个行业从事经营。对于企业来说,其需要的诉讼或者非诉讼法律服务,都归属于特定行业或者领域。更重要的是,对于企业而言,遇到的是特定的法律问题需要解决,而这些法律问题往往既涉及到行业法律,也涉及到民事、行政甚至刑事法律关系。企业需要的是解决问题,而不管你律师具体用民事法律手段、行政法律手段还是刑法法律手段。
基于以上对法律发展趋势与法律消费者需求角度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结论:行业立法占据了法律中最大的比重,行业法律中同时有民事、行政与刑事三种法律规范;法律的最大消费者是企业,企业往往是在特定行业经营,企业需要的是解决特定行业中具体的法律问题,而这些法律问题的解决,既需要律师熟悉行业法律与规范,更要有娴熟的民事、行政与刑事法律技术。
面对法律发展趋势与法律消费者的需求,最好的或者说最专业的法律服务,是在精熟特定行业法律知识的同时,具有娴熟的民事、行政与刑事法律服务技能。因此,行业法律知识+专业法律技能,是现实对律师的要求,这是不同类型的律所以及每个律师都需要面对与思考的问题。
点赞再看 感谢关注
原创文章 转载请注明出处
HAPPY NEW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