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很多人买错了!杀菌、抗菌、除菌、抑菌,哪个效果更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很多人买错了!杀菌、抗菌、除菌、抑菌,哪个效果更好?

引用
凤凰网
1.
https://sz.ifeng.com/c/8aZ0iH62W9T

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的洗手液、洗衣液、洗洁精等产品上经常会有“杀菌”、“抗菌”、“除菌”、“抑菌”等字样,让人不禁会想,它们的作用是一样的吗?都有什么区别?哪种效果更好?

问卷调查揭示消费者认知误区

2024年5月,深圳市消委会发布了一项关于洗涤产品功效认知的问卷调查结果:

  • 61%的消费者表示:不知道“除菌、杀菌、抑菌、抗菌”之间的区别
  • 43%的消费者认为:“除菌”就是“杀死或杀灭细菌”的意思

产品功效对比分析

为了帮助消费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深圳市消委会整理了部分样品的包装信息:

产品1

  • 效果注释:实验室条件下,对痤疮丙酸杆菌、阴道加德纳菌的除菌率达99.999%,能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长达72小时。
  • 主要成分:表面活性剂、天然酵素(酶制剂)、稳定剂、污垢分散剂、除菌因子、香精、着色剂等。

产品2

  • 效果注释:可洗去99%的细菌和尘螨,实验室菌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经第三方专业机构验证,洗后衣物放置72小时后仍具有抑菌效果。
  • 主要成分:表面活性剂、pH调节剂、抗污渍再沉积剂、去渍高分子聚合物、稳定剂、螯合剂、抑菌剂、酶制剂、香精、厚朴提取物、着色剂。

产品3

  • 效果注释:除菌99.9%指金黄色葡萄球菌,由检测机构证实。
  • 主要成分:表面活性剂、软化剂、分散剂、香精、酶制剂、着色剂、水溶性膜。

产品4

  • 效果注释:有效杀灭99.9%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阴道加德纳菌、痤疮丙酸杆菌;本品可长效抑制细菌滋生达72小时,试验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 主要成分:表面活性剂、杀菌因子、香精、天然酵素、护色因子、着色剂、柔顺因子。

产品5

  • 效果注释:无具体效果说明。
  • 主要成分:表面活性剂、柔软剂、抗菌剂、护色剂、纤维顺滑剂、香精、酵素、着色剂、水溶性膜。

产品6

  • 效果注释:数据来自第三方专业实验室,实验室菌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实验条件下,清洗后棉布放置7天进行测试,抑制在潮湿环境下容易产生异味的细菌。
  • 主要成分:表面活性剂、助洗剂、无磷水软化剂、缓冲剂、稳定剂、着色剂、香精、抑菌剂、抗污渍再沉积剂、酶助剂、衣物增艳剂。

专业解读:抗菌与抑菌的区别

现行有效的轻工行业标准QB/T 2850-2023《抗菌抑菌型洗涤剂通用技术要求》对“抗菌”和“抑菌”进行了明确定义:

  • “杀菌率≥90%”的产品具有杀菌作用,可标注“抗菌”或“杀菌”
  • “抑菌率≥50%”的产品具有抑菌作用,可标注“抑菌”

因此,抗菌产品的技术规范要求更高

“除菌”概念的模糊性

目前,在洗涤用品领域现行的国家或行业标准中,还没有关于“除菌”的定义和测试方法。各洗涤用品品牌宣称的“除菌”,其定义和测试方法大多由企业标准自行规定,各品牌有着不同的解释,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

消费者选购建议

深圳市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

  • 在选购洗涤产品时,需仔细阅读产品标签和说明。
  • 对于产品外包装上宣称的“除菌、抑菌、抗菌”等功效,需注意了解产品对哪些“菌”有效,以及产品的使用量等情况。
  • 特别注意,某些进口产品包装上的“抗菌”、“Kills”等字样,并不一定就是中文“抗菌”和“杀菌”的意思。例如,日文“抗菌”测试的抑菌率只需≥50%,而中文抗菌测试的杀菌率需≥90%,技术要求差异较大。

通过这篇文章,希望大家能够正确区分“抗菌、抑菌、杀菌、除菌”这四个词的含义,科学选购洗涤产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