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陆游晚年的一首秋分诗,格调高昂,疏狂不羁,尽显文人风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陆游晚年的一首秋分诗,格调高昂,疏狂不羁,尽显文人风骨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CH05T100541I88W.html

陆游的《秋分后顿凄冷有感》是一首充满斗志的五言古诗,展现了诗人晚年面对秋日凄清时的昂扬精神。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早寒、木叶的凋落,以及蟋蟀的迁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坚守与狂放。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陆游文韬武略,从来都不是一介文弱书生。“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和他的疏旷一样,陆游通身都洋溢着豪气。“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即便是垂垂老矣,仍旧豪情满怀。所以,我们读他的文字,总是不知不觉地被打动,只因他给予的振奋人心。

《秋分后顿凄冷有感》,就写出了他的斗志昂扬,和其骨子里的狂放不羁。

今年秋气早,木落不待黄。
蟋蟀当在宇,遽已近我床。
况我老当逝,且复小彷徉。
岂无一樽酒,亦有书在傍。
饮酒读古书,慨然想黄唐。
耄矣狂未除,谁能药膏肓。——宋 陆游《秋分后顿凄冷有感》

这一年的秋天来得好像有点早,寒意泠泠,树叶还未变黄就落了。蟋蟀本应该在屋檐下,可因为秋寒突然袭来,它已靠近我的床铺。何况我已经老了,应该不久于人世,那就再容我小小的徘徊一次。诗酒趁年华,生活里怎能没有一杯酒,同样,也要有书籍在身旁。一边小酌,一边读古书,想起上古之时的黄帝与唐尧,很是感慨。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依旧狂放不羁,谁有良药可治愈这个毛病?

这是一首充满斗志的五古诗,直面秋日的凄清、肃杀之气,写就昂扬赞歌。“今年秋气早,木落不待黄”,前两句交代节气,欲扬先抑,写秋日萧瑟。秋气至,草木落。秋气是指秋日凄清、肃杀之气,常带有悲凉和哀伤氛围。“蟋蟀当在宇,遽已近我床”,三、四句承上两句,蟋蟀入户,秋寒愈甚。三秋去半,秋分常在八月中旬,蟋蟀十月入户,可见陆游这个秋天的确冷。“况我老当逝,且复小彷徉”,五六句写乐观豁达心境,和对生活的热爱。虽是迟暮之年,又逢寂寥之秋,但自己并不觉悲凄,更喜欢直面瑟瑟秋风。“岂无一樽酒,亦有书在傍”,案头有酒,桌上有书,这是他一生的标配。陆游爱书也收集书,家中有藏书楼,读书伴随了他的一生,无论欢喜烦忧。

“饮酒读古书,慨然想黄唐”,九、十句承上,写从饮酒读书中获得的宁静。“慨然”是感慨之意,“黄唐”是上古时的仁君黄帝与唐尧,彼时淳朴安静。临窗读古书,读到兴头上,就小酌一杯,彼时,诗人早已置身于萧瑟的秋外。“耄矣狂未除,谁能药膏肓”,年青时就狂放不羁,一直未变,且将来亦是。这是陆游的坚守,秉性难移,如主和派攻击其狂放,他就取名“放翁”那般。“耄矣”即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膏肓”比喻难以救药的失误或缺。

宁折不弯,斗志昂扬,至此,那位须发尽白的老者,已傲立于飒飒西风之中。从秋意转寒,到秋虫奔暖,再到逆风而行,从零乱到恬静,这个秋天暖暖的。陆游这首诗浅显易懂,明白晓畅,一个狂字贯穿始终,写出了他的昂扬斗志。

那年,秋天的凄清肃杀之气来得有点早,秋分一过,立刻就感到寒意袭人。彼时,陆游已是八十多岁的老者,鬓发苍苍,致仕多年,闲居在鉴湖之畔。自古逢秋悲寂寥。秋日的凄凉之感,尤其是上了年岁的老者,感触更深刻。但是,陆游除外,“饮酒读古书,慨然想黄唐”,有书酒,足以抵御秋寒。窗下读书,案头小酌,心中有天地,萧瑟顿无,寒意亦消,皆是因为热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如雪中梅花那般,陆游风骨凛然。因为“逆胡未灭心未平”,所以“壮心未与年俱老”,其疏狂贯穿其一生。秉性疏狂,不服输,亦不服老,年轻时未酬的壮志,迟暮之年也未曾放下。“耄矣狂未除,谁能药膏肓”,以疏狂御寂寥,这就是陆游,始终斗志昂扬。

参考文献
《剑南诗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