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4种常用药不宜常吃,小心损伤免疫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4种常用药不宜常吃,小心损伤免疫力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645082

在日常生活中,药物是我们对抗疾病的重要工具。然而,“是药三分毒”,不合理的用药习惯,尤其是长期滥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甚至破坏我们的免疫力。

抗生素类

抗生素作为治疗细菌感染的“利器”,在人类医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然而,抗生素并非万能药,长期滥用抗生素不仅无法治愈病毒感染,还会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

危害

  1. 破坏肠道菌群平衡:抗生素在杀灭有害细菌的同时,也会无情地杀死肠道内的有益菌,导致菌群失衡。长期如此,可能引发腹泻、便秘等消化问题,甚至增加肠道感染的风险。

  2. 耐药性问题:长期或过量使用抗生素会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使得在未来真正需要抗生素时,药物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完全失效。

  3. 免疫力下降: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菌群失衡会直接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建议

  1. 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不随意增减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

  2. 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机会。

  3. 必要时可补充益生菌,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激素类药物

激素类药物在治疗某些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过敏性疾病等时,具有显著疗效。然而,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也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对免疫力的破坏不容忽视。

危害

  1. 免疫抑制:激素类药物能够抑制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使人体对外来病原体的抵抗能力下降,增加感染风险。

  1. 代谢紊乱: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可能导致血糖、血压升高,以及脂肪代谢紊乱等问题,严重时可能引发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并发症。

  2. 骨质疏松:激素类药物会促进钙的流失,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尤其是老年人和女性更需注意。

建议

  1. 严格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激素类药物,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2. 定期检查身体指标,如血糖、血压、骨密度等,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3. 注意饮食调整,增加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预防骨质疏松。

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和某些癌症。虽然这些药物在控制病情方面表现出色,但长期使用也会带来免疫力下降的问题。

危害

  1. 感染风险增加:免疫抑制剂会削弱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使人体更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

  2. 掩盖病情:免疫抑制剂可能掩盖一些感染症状,使患者无法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问题,导致病情恶化。

  3. 副作用多: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泻、肝肾功能损害等。

建议

  1.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免疫抑制剂,严格控制剂量和用药时间。

  2. 定期检查免疫功能和相关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措施,减少感染风险。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非甾体类抗炎药是一类广泛应用的解热镇痛药,包括阿司匹林、布洛芬、萘普生等。它们通过抑制环氧合酶的活性来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达到缓解疼痛和消炎的效果。然而,长期使用NSAIDs也会对免疫力产生不利影响。

危害

  1. 免疫抑制:前列腺素在免疫系统中具有多种重要作用,如调节炎症反应、促进白细胞迁移等。长期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会削弱免疫系统的功能。

  2. 消化道损伤:NSAIDs会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屏障,增加胃溃疡和胃出血的风险。

  3. 心血管风险:长期使用NSAIDs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高血压、心肌梗死等。

建议

  1. 尽量避免长期使用NSAIDs,尤其是在没有明确疼痛或炎症症状的情况下。

  2. 必要时可短期使用NSAIDs缓解症状,但需注意剂量和用药时间。

  3. 对于有消化道溃疡史或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NSAIDs。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