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积极心理学:从PERMA模型到24种积极人格特质
走进积极心理学:从PERMA模型到24种积极人格特质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优势和美德的科学,它关注的是如何使个人、群体和组织达到最佳状态。从马丁·塞利格曼提出的PERMA模型到24种积极人格特质,积极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系统的理论框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幸福的本质,提升生活质量。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说过,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弱点和损伤,还应该研究优势和美德。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是使个人、群体和制度繁盛或到最佳状态的条件和过程。
这里所谓的“积极”,就是预设了一颗主动的人心,或者用“能动”这个词更为恰当。人能够控制自己、调节自己,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自主性、自由意志,去寻求幸福,这是人之为人的最初状态。后来,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将幸福的评价变成了人们对幸福的追求。他认为,人们应当掌控自己的人生,而这个工具就是自己的理性行为。积极心理学强调个体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发挥他们的优势、培养积极的情感、寻找生活的意义和目标,并与他人建立积极的关系。
积极心理学,不是“想要让人去如何”的心灵鸡汤,而是客观无偏的对人性的结论和描述。
积极心理学的三个层次
- 主观层面:关注幸福、幸福和乐观的感觉,以及这些感觉如何改变你的日常体验。
- 个人层面:主观层面上的感受与宽恕、爱和勇气等美德的结合。
- 团体层面:与社区的积极互动,包括利他主义和社会责任等美德,以加强社会联系。
塞利格曼—PERMA模型
为了更好地解释和定义幸福感,塞利格曼创建了PERMA模型。PERMA是以下五个幸福要素的缩写:
- P-Positive emotions(积极的情绪):对过去感到乐观和感激,对现在感到满意,对未来充满希望
- E-Engagement(参与):通过愉快的活动和爱好达到心流状态。
- R-Relationship(关系):与家人和朋友建立社会联系。
- M-Meaning(意义):找到更大的人生目标。
- A-Accomplishments(成就):目标和成功。
24种积极人格特质
马丁•塞利格曼与全世界50多位杰出的心理学家,共同分析出人类社会普遍认可的6大美德,并使用定量研究的方式,筛选出与6大美德相关的24种积极人格特质。
智慧和知识
- 创造力:产生新的想法、概念和解决方案,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推动创新和进步。
- 好奇心: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主动地追求新的知识和经验。
- 思维开放:持开放的态度对待不同的观点、观念和文化,愿意接受新的思想和观念。
- 好学:渴望学习并不断增长知识和技能,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成长。
- 洞察力:能够深入理解问题的本质,从中获得深刻的见解和洞察力,做出明智的决策和行动。
勇气
- 勇敢:面对困难、挑战和恐惧时保持勇敢的态度,愿意冒险并采取行动。
- 坚韧:具有持久不懈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力,能够克服困难和挫折,追求目标并取得成功。
- 正直:具有诚实和正直的品质,坚守道德和伦理原则,在面对诱惑和不义时保持正义和原则。
- 活力:拥有积极的精力和生命力,充满活力和热情,能够积极地应对挑战和机会。
人道主义
- 爱:关心和关怀他人,表现出友善、温暖和同情心,愿意帮助和支持他人。
- 善良:具有善良的品质和道德良知,对他人表现出仁慈、宽容和体谅之心。
- 人际智力:擅长理解和处理人际关系,具备良好的沟通、合作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公正
- 公民精神:具备良好的公民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区和社会事务,为社会作出贡献。
- 公平:持公正和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不偏袒和歧视,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 领导力:具备领导和管理的能力,能够激励和影响他人,推动团队的发展和目标的实现。
节制
- 宽恕和慈悲:能够宽恕他人的过错和错误,表现出慈悲和同情心,以善意对待他人。
- 谦卑谦逊:保持谦虚和谦逊的态度,不自负和傲慢,乐于学习和接受他人的建议和批评。
- 审慎:具备审时度势和谨慎小心的品质,能够仔细考虑并做出明智的决策。
- 自我规范:能够自律和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道德和价值观,保持良好的行为和习惯。
超越
- 审美:欣赏和理解美的艺术和文化,能够感受到美的存在并从中获得愉悦和启发。
- 感恩:心存感激和感恩之情,珍惜所拥有的,并表达对他人的感谢和赞赏。
- 希望: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对未来抱有信心和期望,坚信事情会变得更好。
- 幽默:具备幽默感和幽默的思维方式,能够以轻松和欢乐的心态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难。
- 信仰:拥有坚定的信仰和价值观,相信某种宗教、哲学或道德体系,并以此为指导生活。
积极心理学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可用于开展积极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个人特质和社会技能,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业成就和整体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和方法可以应用于组织和工作环境中,以促进员工的积极心态和绩效。包括创建积极的工作文化、提供员工发展和成长的机会、推动员工参与和自主决策,以及促进良好的领导和团队合作。
通过培养个体的积极情感和心理弹性、提升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鼓励积极的人际关系,可以推动积极的行为改变,提高个体心理健康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