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一名48岁博士生未能毕业被退学,博士几年不毕业要清退
南大一名48岁博士生未能毕业被退学,博士几年不毕业要清退
近日,南京大学发布了一则公告,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该校法学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刘某某因达到本校最长修业年限,根据学校相关规定,被退学处理。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人们对博士生培养制度的思考,也让人们开始关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南京大学是一所具有强大实力和影响力的211、985高校,对于许多学生来说,能够成为这所学校的本科生已经是一件令人称羡的事情,而成为该校的硕士生或博士生更是令人敬佩。然而,好大学的硕博竞争激烈,毕业也非常困难。一名48岁的南京大学博士生的遭遇就说明了这一点。尽管他在40岁时考入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但由于8年未能完成学业,最终被退学。
根据南京大学发布的公告,该校法学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刘某某因达到本校最长修业年限,根据学校相关规定,被退学处理。
一些学校将博士生的最长学习年限设定在6到8年之间。例如,清华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学等学校清退了未能在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业的博士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规定博士生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8年。此外,北京交通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分别对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的博士生进行了分类处理或退学处理。因此,博士生是否会在一定年限后被清退取决于所在学校的具体规定和学生的进展情况。
对于刘某某来说,他在40岁时决心攻读博士学位,这种升学的决心令人敬佩。然而,8年的时间里他未能完成学业,甚至学校都无法与他取得联系,这让人感到非常遗憾。
关于为何读了8年的博士学位却未能毕业,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首先,40岁开始攻读博士学位,一直持续到48岁,这个年龄段的人通常负担重重,既要照顾家庭,又要应对职业上的压力,时间和精力都相对有限,很难将重心放在学业上,导致未能写出高质量的论文。
其次,博士学位本身就非常难以取得,需要具备一定的科研成果。研究一个课题需要有良好的导师指导和运气,如果选题不合适,很难取得成果,只能不断延期毕业。
第三,个人原因也可能是其中一个因素。刘某某在40岁时可能因为职业规划需要博士学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职业规划和发展可能发生了变化,不再需要博士学位,因此对学业的重视程度也相应下降,导致未能及时毕业。
第四,导师的作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负责任的导师会在学术上给予学生很多帮助和指导,并提供有关毕业论文的修改建议。然而,如果遇到不负责任的导师,只关注学生作为免费劳动力的一面,是否能按时毕业就难以保证了。
总的来说,这位南大48岁的博士生读了8年却未能顺利毕业,尽管存在客观和主观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他自己对学业的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导致被退学。虽然南京大学退学的做法看起来严格,但这也是一所负责任的学校应有的态度。学校和导师也应该重视那些考入博士学位却未能顺利毕业的学生,共同监督学生的学业进展,为他们规划学业,提供适当的选题和及时的支持,帮助他们完成论文和取得科研成果,以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避免资源浪费,也不会耽误学生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