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唐代舞马文化:从盛极一时到烟消云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唐代舞马文化:从盛极一时到烟消云散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229088

舞马,是一种经过训练的马匹,可以随着音乐进行舞蹈表演。在唐代,这种娱乐活动尤为盛行,特别是在唐玄宗时期达到了鼎盛。然而,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逐渐衰落,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圣皇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腕足徐行拜两膝,繁骄不进踏千蹄。髵髵奋鬣时蹲踏,鼓怒骧身忽上跻。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
这是睿宗、玄宗时担任宰相的张说留下的诗句。这些诗句生动地描绘了一匹马在宴会上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摆尾地舞蹈的场景。如果说要选一项最能代表大唐气象的娱乐活动的话,那么毫无疑问便是这首诗描绘的场景——舞马。

在闵行博物馆《贞观鉴——大唐文化主题展》的展厅中,陈列着一匹出土于张士贵墓的白陶抬蹄马。这匹马通体皆为乳白色,肌肉健硕,身体匀称、修长,姿态优雅。右前蹄抬起,身体重心落在左前腿和两条后腿上,扬颈低头,尾巴上翘。马头骨骼清晰,躯体健壮舒展,臀部曲线优美,胸部肌肉充满力量,整个造型集骨感、力感、动感和美感于一身,似乎正在随着乐曲有韵律地踩着舞步。

视频来源:小红书 帖木儿

舞马,是一种经过训练的马匹,可以随着音乐进行舞蹈表演,舞马的娱乐活动在盛唐时期尤为盛行。三国时期的曹植曾向其兄长进献马匹,上表称“臣於武皇帝世得大宛紫骍马一匹,形应图法。善持头尾,教令习拜。今已能拜,又能行与鼓节相应。谨以奉献。”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诸国就开始陆续通过进贡或是交易的方式,向中原地带输送能够跳舞的良马。而到了唐代,这种风尚更甚。《明皇杂录》记载,“玄宗尝命教舞马四百蹄,分为左右。各有部,目为某宠某家骄。”在唐玄宗本人的推动下,舞马活动迈向了一个空前的高峰。

唐玄宗时期,在三种场合都会进行舞马表演。其一是玄宗本人的生日,即“千秋节”,在每年的七月初五,前后三天都进行盛大的表演。其二是朝会之时。其三是宴飨宾客的时候。《旧唐书》载:“若常享会,先一日具坐、立部乐名封上,请所奏御注而下。及会,先奏坐部伎,次奏立部伎,次奏蹀马,次奏《散乐》而毕矣。”当时的长安城,甚至修建了专门用于舞马表演的“舞马台”,其兴盛可见一斑。

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攻入长安,盛极一时的舞马活动也随着战火消散。安禄山在长安时曾见过舞马表演,玄宗饲养的舞马有一小部分为其所得。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安禄山见而悦之,既克长安,命搜捕乐工,运载乐器、舞衣,驱舞马、犀、象皆诣洛阳。”安禄山不久被其子安庆绪杀死,而这些马则流落到了他的部将田承嗣手中。田承嗣从未见过舞马,就将其作为战马使用。一日,军中奏乐,这些舞马听到音乐便开始起舞。迷信的叛军军士见了大惊,以为是马匹成妖,竟将其鞭挞至死。至此,“向时之盛扫地而尽矣”。

安史之乱被平息后,后世的唐代帝王也曾想恢复舞马活动。然而由于战乱的破坏和唐王朝国力的衰退,始终无法恢复到过往的规模。“肃宗克复,方散求于人间,其后归于京师者,十无一二。”舞马,这一曾经多彩绚烂的艺术形式,也随着曾经将它推上巅峰的开元盛世一起陨落于历史舞台,只留存在了后人对当初那个美好年代的追思与怀念中。

本文原文来自上海市闵行区博物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