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认定的要件有哪些
民间借贷认定的要件有哪些
民间借贷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但并非所有借款行为都能得到法律认可。那么,民间借贷成立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如何认定借款事实?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民间借贷认定的要件
民间借贷认定的要件主要有以下几点:
存在借贷合意:双方当事人对借款事实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包括借款的金额、用途、利率、还款期限等内容。通常以书面借款合同或口头约定等形式体现。
交付借款:出借人需实际将借款交付给借款人,这是民间借贷成立的关键要件。可以通过转账、现金支付等方式进行交付。如果仅存在借贷合意而未实际交付借款,一般不能认定为民间借贷关系成立。
利率约定合法: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上限。年利率24%以内的利息受法律保护,超过36%的部分无效,24%-36%之间的部分若已支付则不予返还,未支付也不能强制要求支付。
借款用途合法:借款用途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用于非法活动。如果借款用于非法目的,可能导致借贷合同无效。
- 主体适格:借款人和出借人应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借贷行为无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借贷行为,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有效。
民间借贷认定借款事实的依据
民间借贷认定借款事实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
借款合同或借条:这是最直接的证据,明确了借款的金额、利率、还款期限等关键信息,双方签字或盖章确认,具有较高的证明力。
转账凭证:若借款是通过转账方式支付,转账记录可以证明借款的实际交付。转账凭证应能清晰显示转账时间、转账金额以及收款人的相关信息。
证人证言:如有见证人在场见证借款过程,证人可以提供证言,证明借款事实的发生。但证人证言需客观真实,且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
还款记录:若借款人已经还款,还款凭证可以证明借款的偿还情况,同时也能间接证明借款事实的存在。
聊天记录或短信:若借款过程中有相关的聊天记录或短信沟通,能体现借款的意向、金额等内容,也可作为证据之一,但需注意保存和证明其真实性。
在认定借款事实时,需综合考虑以上各项依据,确保借款事实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本文原文来自66la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