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断供,为什么现在不是走法拍流程了呢?这个雷已经逐渐显现了
房贷断供,为什么现在不是走法拍流程了呢?这个雷已经逐渐显现了
近年来,房贷断供处理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过去,一旦房贷断供超过三个月,银行就会起诉至法院,启动法拍流程。而现在,银行却很少让房贷进入法拍流程,反而愿意主动与借款人协商还款方案。这种变化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市场逻辑?
当房贷断供发生时,银行的常规处理流程是:首先进行催收,如果断供时间超过三个月,银行很可能会直接起诉,房子会被法院查封,最终走向法拍流程。对于购房者来说,这无疑是灾难性的,因为房子一旦进入法拍流程,很可能意味着多年还的房贷付之东流,辛辛苦苦几代人攒下的首付款也化为乌有,到最后房子没了,甚至还可能欠下一屁股债。
然而,现在的银行却很少让购房者的房贷进入法拍流程,甚至愿意主动降低身份,与贷款买房的人进行协商。这种态度的转变,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市场逻辑。
房贷断供其实就是一个雷。银行早就意识到,一旦贷款买房的人出现大批量的断供,对银行的打击将是巨大的。这两年的经济形势和就业情况,将这个雷推向了即将爆发的边缘。
在房地产市场持续上涨的时期,即使是在一些相对较偏远的地方,房价波动也不大。对于手中握有房产证的银行来说,本来自己借贷出去的购房款就小于该房产的实际价值。一旦购房者断供,房子进入法拍流程,银行也能在市场价基础上打折出售,拿回房贷本金,甚至还能获取违约金。
然而,现在的市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房价不再继续上涨,反而在稳步下跌。哪怕是在一线城市,也有一部分地区的房价出现了腰斩的情况。如果在这个时候,购房者选择断供,银行如果走法拍流程,很可能面临以下困境:
- 房子能否拍卖出去都是个问题
- 即便能拍卖,也是以极低价格
- 拍卖所得不足以偿还本金
- 购房者成为黑户,无力偿还剩余债务
- 最终银行可能面临坏账
举例说明:
假设你从银行贷款100万,自己付了50万元的首付款,买了一套价值150万元的房子。而现在过了三年,这套房子的市场价只有80万元。如果此时选择断供,银行进入法拍流程,那么这一套房子会在市场价基础上进行打折拍卖。由于现在房地产市场不景气,购房需求很少,这套房子很可能遭遇流拍。即使最后以70万元的价格拍卖出去,而你仍然欠银行90多万元的房贷。拍卖所得的70万全部用于偿还银行的欠款仍然不够,也就是说这套房子被拍卖之后,你亏掉了之前买房的50万元首付款,以及这些年偿还的房贷月供,到最后房子没了还倒欠银行20万元。不仅如此,此时你的征信已经被拉黑,想要再还上这笔欠款几乎不可能,最终很可能银行会出现20多万元的坏账。
这两年随着大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贷款买房的人在经济收入上出现变化。从相关平台上给出的数据来看,法拍房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这也就意味着银行手里的坏账将在不断增长,一旦这个数量到达一定程度,这个雷说爆就爆了。
银行也不想成为二手房中介。现在的银行不再按套路出牌。过去,只要你断供,房子很可能就会进入法拍流程。而现在,如果你房贷逾期三个月,银行会打来电话,非常客气地催促按时还款。当你以为房贷已经逾期超过三个月,房子该进入法拍流程时,银行再次打破你的想象,会主动和你协商,要求降低你的房贷月供。比如,之前你每个月房贷要还1万元,而现在银行主动愿意降低你每个月还房贷的月供,只要你每个月还2500元就行。并且和你重新签订新的合同,希望你能按照新的合同按时还款。
因为银行现在手里房子已经有很多了,他们也不想要更多的房子,只希望购房者能够按时还款。按时还款,银行就能稳稳地拿到利息收益,按时还款,银行就可能不会出现坏账的情况。而如果一旦走上了法拍流程,购房者的房子没了,现在的房价又下降了那么多,房子最终也拍不到一个好的价格,那么很可能到最后的结果会变得更糟糕。
所以说现在的银行就是想尽办法让购房者按时还月供,哪怕是让你指环之前月供的1/4,甚至如果你出现经济困难的情况,还可以再往下降一降。
而银行出现这样的情况,也仅仅是针对那些房价下跌或者说房价基金腰斩的购房者而言,像那些房价这两年没有下跌反而在上涨的,如果你的房贷一旦出现了断供,银行还是会直接走法拍流程。
表面上看银行好像是个大善人,劝人归善,劝人好好还房贷。然而实际上是因为购房者买的房子已经降价了,银行就算拿了这个房子,这房子也不值钱了,还不如让你慢慢还房贷,至少这样他们稳稳地拿利息,稳稳地拿回本金,因为对于银行来说,他拿了你的房子也没有什么用,他也卖不出去。
所以说如果你真的出现了经济困难的话,觉得房贷压力很大的话,不妨主动去和银行协商一下新的还款计划,减少一下还款的月供,这或许能让你度过暂时的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