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盖尔·希伊:她和她冒险的一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盖尔·希伊:她和她冒险的一生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348733?commTag=true

2020年8月24日,美国非虚构作家、记者、传记作家和小说家盖尔·希伊(Gail Sheehy)因肺炎并发症去世,享年83岁。作为《旅途》一书的作者、中年危机专家,希伊在亚马逊网站为2006年版的《旅途》写道:“人们对这些混乱时期感到困惑,他们试图将他们与生活中的事件联系起来,但他们指责的事件没有一致性,而他们所描述的内在动荡却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在生命周期的特定阶段,他们会感到激动,有时是观点的重大变化,通常是对他们几年前一直热情追求的道路的神秘不满。我开始怀疑,事实上,成年人的生活是否存在着可以预见的转折点?”正如希伊的生活一般,这些转折点似乎并非已经预设好。

纽约最大胆的记者之一

《纽约》杂志为盖尔·希伊撰写的讣告标题是《盖尔·希伊从未停止报道——记住纽约最大胆的记者之一》。

1937年11月15日,盖尔·希伊出生于纽约州北部马马罗内克,是一位广告商和美容顾问的女儿,她从小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希伊于20世纪50年代就读于佛蒙特大学,并继续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学硕士学位,师从著名的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她先是担任《民主党和纪事报》的时尚编辑,后又在1966年到1968年三年间担任《纽约先驱论坛报》的特约撰稿人,开始了她新闻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1972年至1977年她担任了《纽约杂志》的特约编辑、《名利场》的特约政治编辑,并为Cosmopolitan、McCall's、Glamour、London Sunday Telegraph、Paris Match和New York Times Magazine等杂志撰稿。在这期间她采访了众多人物,其中不乏有安瓦尔·萨达特(Anwar Sadat)、玛格丽特·撒切尔(Margaret Thatcher)、纽特·金里奇(Newt Gingrich)、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Hillary Rodham Clinton)、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Mikhail Gorbachev)等人,她在撰写政治家的人物专访、对权威者的报道中展现出非凡的能力。

在希伊职业生涯的早期,她发表了《灰色花园的秘密》(The Secret of Grey Gardens),这是一篇关于杰奎琳· 肯尼迪(Jacqueline Kennedy)家庭成员生活的新闻报道,讲述了杰奎琳·肯尼迪的贫困亲戚伊迪丝·尤因·布维尔·比尔和伊迪丝·“小伊迪”·布维尔·比尔的四联性精神病,后来成为《纽约》杂志的封面故事,这成为纪录片和百老汇节目《灰色花园》的灵感。20世纪80年代,在蒂娜·布朗(Tina Brown)的领导下,她开始为《名利场》撰稿,最终成为记录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Hillary Rodham Clinton)职业生涯的主要撰稿人。1992年她对克林顿进行专题报道,并在《名利场》上发表了一篇有争议的文章,该文章在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的一次采访中提到了乔治·H·W·布什(George H.W. Bush)总统与另一名女性之间的婚外情。而在苏联解体时,希伊寻找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Mikhail Gorbachev)进行报道。作为常常追寻并直面“大人物”的记者,希伊展现出来了其非凡的视角——不止于表面和权威。

希伊是个热忱而大胆的记者,她不仅擅长与出色的大人物打交道,也研究纷繁复杂的公众人物心理肖像。在社会复杂的现象中,她并不屏蔽那些灰色或是黑色地带,并撰写了有关吸毒和卖淫等社会问题的调查文章。1969年,希伊写了一篇令人心碎的文章,讲述了苯丙胺滥用的激增,是她的姐姐以濒死经历告诉了她这个故事。她写了一篇关于街头妓女的文章,当时的纽约艺术总监沃尔特·伯纳德(Walter Bernard)记得,希伊夜以继日地与这些骗子混在一起,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尊重,讲述他们的故事。

盖尔·希伊生活照

2017年,当希瑟·海耶(律师助理和民权活动家,在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举行的“团结右翼”集会上被谋杀后成为民权的象征)被杀时,希伊立即前往弗吉尼亚开始实地报道,并为The Cut杂志拍摄了这幅丰富的肖像。也许这是一个25岁初入业内的记者会做的事情,但当时希伊已经80岁了。

“性格是昨天的样子,也是明天将要成为的样子。我所做的是——或者我在当人们能够接受时候做的——采访不少于40个认识我所写的人的对象,他们会对一个人的行为提出令人匪夷所思的见解。所以当我到达目标时,我可以和他们合作,试着列出他们生活的主题,他们便不会像我横冲直撞地直接提问般抗拒”。希伊在2014年接受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All Things Considered”节目采访时说。

对于一位记者而言,看到选题的热情、前往始发地的冲动、面对受访者的耐心与技巧,这些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希伊身上,这些也造就了纽约最大胆的记者。

与《旅途》共生共长的中年危机专家

1970年代初,在一个血腥的星期天,希伊在北爱尔兰与一个小男孩交谈时,一颗子弹炸掉了他的脸,更多的子弹紧随其后,其中一颗差点击中希伊。回到家,希伊深受创伤,她的脾气变得暴躁,私生活陷入混乱,“对于我而言,在爱尔兰与死亡的意外擦肩而过,让中年这个潜在的问题全面暴露”,希伊说,这场突如其来的悲剧迫使希伊产生了写《旅途:成人生活的可预测危机》的念头。

谈起希伊一生中的作品,离不开“旅途”系列:《旅途》《沉默的旅途》《<新旅途>沉默的方式》《大胆:我的<旅途>,回忆录》《沉默的旅途》《看护中的方式:化混乱为信心》《理解男人的旅途:发现男人生活的新地图》等等。在这一系列作品中,希伊为读者普及了“中年危机”一词,她在书中挖掘“生活管理”的可能性,鼓励身临中年的读者在未来寻找新的自我,将“中年危机”换个角度理解为积极的成长机会,也正因此,希伊被称为“美国中年危机大师”。

在这本书中,希伊梳理了一个人在中年时期中出现的婚姻问题、身份问题和性别角色变化等,正如书中前言所述,对童年和老年的研究随处可见,但是对于中年时期的工作和人际交流研究少之甚少。“我意识到,格塞尔和斯波克为儿童所做出的研究并不同样适用于成年人,”希伊写道。“研究青少年和老年人要容易得多,这两个群体都处于特定的场所之中(学校或疗养院),在那里可以找到研究对象,而我们其余人则处于社会的漩涡之中,只能模棱两可地理解我们的人生旅途。”

将《旅途》读到最后,你会在书中读到自己的故事,你也会看到你自己、你的朋友、你的爱人。盖尔·希伊讲述的完美生活路线图向我们展示了在20岁、30岁、40岁以及以后各个阶段不可避免的变化。20岁,被称努力的20岁,可能面临远离了家的舒适圈,开始学习生活的法则、寻找最合适的伴侣;在生活中挣扎的30岁,幻想动摇,是时候做出兑现、打破或深化对生活的刻板印象;在逐渐孤独的40岁,需要重新审视青春年代时的梦想、认识男女性格转换、直面性,同时,40岁也是自我发现的最佳时期;对于那些无视陈旧规则、找到新目标的人来说,这是精神焕发的50岁,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可见,人生旅程是由一些可预测的,有点可管理的阶段和危机点组成的。“最大的惊喜是发现在研究的每个群体中,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他们对自己一生中最满意的阶段都是后期,”希伊写道,“很简单,年纪越大越好。”

而对于经历过一战后的“迷惘一代”,又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他们因战争创伤失去对生活的信念,希伊给出的解决办法和海明威的完全不同。海明威只是在小说《太阳依旧升起》借由杰克· 巴恩斯和博莱特·阿施利两个人物呈现出青年迷惘的种种境况,相反,希伊则在《旅途》带给成年人以希望的信心,正如副标题《成人生活的可预测危机》所暗示的——成年人有一个一致但可控的模式:不再年轻了没关系,如果你愿意冒险,就依然能够将危机打败,寻找到人生中的多种意义。

1976年,《旅途》一书经出版,立即引起了美国对垮掉的一代人的关注。这本书帮助数百万人重拾生活节奏,重新审视从成年早期到中年及以后的生活,获取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把每一次生活危机转化为发生创造性改变机会。《旅途》的吸引力就在于此。

此后,《旅途》引发了一场持续数十年的关注和对话。《纽约时报》称赞希伊面对生活强有力中肯和有说服力的态度,称《旅途》为“成人生活的路线图”。1991年,国会图书馆和月度图书俱乐部又将《旅途》列为对人们生活影响最大的书籍之一。珍妮和盖伊·萨珀斯坦在希伊的讣告下写道:“我丈夫和我已经结婚53年了,一路上得到了盖尔·希伊的系列书籍的帮助:《旅途》《新旅途》《理解男人的旅途》和《沉默的旅途》。我是一名教育家也是一位母亲,读过许多关于童年阶段的书。希伊的书带领几代人成长,她对他人的同情心讲述旅途不会随人的成长而停止。”

同样,《旅途》也将希伊的写作带入了新的旅途。从第一本书开始,她就意识到,婴儿潮一代的成长历程可以被描绘出来,她预感到自己找到了一个丰富的题材脉络。随后几年,希伊又推出了多部续集——讲述中年生活的《探路者》、关于探路者、生存精神和更年期的《沉默的旅途》、有关家庭老龄化阶段《看护中的旅途》等。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希伊为在线出版物撰写了有关冠状病毒如何导致千禧一代过早出现中年危机的文章,并向冒着生命危险的护士和其他一线工作人员致敬。

在希伊的一系列“旅途”作品中,她为读者普及了“中年危机”一词,不仅挖掘“生活管理”的可能性,还鼓励身临中年的读者在未来寻找新的自我,将“中年危机”换个角度理解为积极的成长机会,也正因此,希伊被称为“美国中年危机大师”。这也正符合沃尔特·伯纳德对希伊的评价:就像所有优秀的记者一样,她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希伊的旅途与“旅途”系列共生共长。

希伊的生活大冒险

在100多场采访中,希伊将研究和个人故事结合起来,探讨为什么有些婚姻可以持续但有些婚姻破碎,为什么有人遗憾离职,而有人则留下来,为什么有人能够与年龄的增长和解,而有人从未超越早年的自己朝前看。

希伊的一生的从业经历是大胆的,更像是一场生活大冒险,二者似乎亦是密不可分的。克莱·费尔克(Clay Felker),这位反复无常而又富有远见的出版商,她的导师和情人,“她的一生挚爱”。《纽约》杂志和《名利场》都是由费尔克所编辑的,他也是希伊一生的挚爱。他们在60年代中期共同撰写第一个故事时相识,几年后,随着他们各自的婚姻解体,他们走到了一起。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他们之间断断续续地联系,最终,在1984年,希伊和费尔克终于正式宣布结婚,这段婚姻一直持续到 2008 年费尔克去世。希伊将他们的结合归功于她从《旅途》中吸取的教训,她一直承认可以不依赖于费尔克,哪怕只是为了证明她可以独自生活。在费尔克的追悼会上,希伊动情地谈到了后来的美好而坎坷的时光,谈到了在杂志出版魅力的顶峰举行的派对和旅行,也热情地、深情地谈到了他最后因患病难以进食,希伊通过料理机烹制他喜爱的食物。他为她着想,她也为他着想。

2014年出版的回忆录《大胆:我的旅途》(Daring:My Passages)是希伊的第17本书,这也是一个双重爱情故事:与新闻业和克莱·费尔克。

路易丝·赫什伯格谈到,“读完希伊的第一本书,已经深深改变了我的生活……她是如此超前于她的时代”。在研究千禧一代的旅途中,希伊穿梭于比她年轻五六十岁的人群中。她和大学男生一起去俱乐部,在舞池里跳舞,他们在希伊面前放下防备,被她逗乐了——也就是说,这位敬业的记者获得了千禧一代的信任,他们放松、舒适地袒露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希伊的旅途已经中年、老年,而作为记者的希伊的旅途,已经与年龄和解。

盖尔·希伊曾出版一本名为《开拓者们》的畅销书。据说,她在撰写这本书的时候,通过一份人生历程调查问卷,了解到6万多名各行各业的人士,发现那些最成功和对自己生活最满意的人至少有两个共同点:一是他们喜欢结交亲密朋友;二是他们致力于实现一个力不所及的目标。她所追寻的“问卷答案”也恰恰展现了大众眼中的希伊——与年龄和解、致力于追寻心中的目标。

鲁比·克莱默在希伊的讣告中写下这样一句话:“当你听到一个伟大的文化现象时……放下一切。坐上公共汽车、火车或飞机,去那里,站在深渊的边缘,向下看。你会看到一种文化被彻底颠覆,并以原始状态揭示出来。”

于盖尔·希伊而言,其经历的一切——职业和生活的中年大冒险,都成为《旅途》生命力之源,成为打开深渊中世界的答案之书。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