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二中:百年名校的科技创新之路
成都二中:百年名校的科技创新之路
成都二中,这所拥有百年历史的名校,从四川省立第一中学走来,历经风雨沧桑,如今已成为成都市科技创新教育的标杆学校。
百年传承,薪火相传
1913年,在“教育兴国”的时代背景下,四川省立第一中学在成都诞生,开启了百年办学的序幕。学校几经更名,从“四川省立成都中学”到“成都市科学技术学校”,再到如今的“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中学”,每一次变革都承载着时代的印记。
四川省立第一中学旧址(图源: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中学)
1935年,学校恢复办学后改名为“四川省立成都中学”,校名由大书法家于右任亲题,奠定了“百年成中”的文化根基。进入新世纪,学校先后改制为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2022年又恢复“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中学”校名,并挂牌“成都市科技中学校”。
四川省立成都中学(于右任墨,图源: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中学)
英才辈出,为国育才
学校首任校长杜致远提出“艰苦卓绝,复兴民族”的办学宗旨,激励学生将读书与救国相结合。在抗日战争时期,许多校友投身抗战,为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作出了卓越贡献。
李硕勋(左一)、袁诗尧(左二)、曾鸣飞(右一)(图源: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中学)
在百年办学历程中,学校培养了闵恩泽、彭堃墀等6位院士,流沙河、赵振铎等知名文化学者,以及众多政治家、教育家、艺术家、经济学家和企业家。一代代二中学子在各行各业成为领军人物,为国家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成都二中走出的院士(图源: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中学)
科技创新,五育并举
进入新时代,成都二中积极响应国家科技创新战略,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2023年,学校首次开设“科创实验班”,汇聚一流师资团队,打造特色鲜明的科技高中。
流沙河为母校题字“池鱼思故渊”(图源: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中学)
学校构建了“弘毅全课程体系”,开设42门选修课程、8门博物馆课程和18门科学特色课程,通过“普育模式”推动科学教育发展。同时,学校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动起来”三大创新教育方式,与多所高校签订共建协议,聘请专家教授担任导师,开放实验室供学生自主使用。
“走出去”——让世界成为孩子的教科书(图源: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中学)
在2024年,学校在科创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学生获白名单赛事奖80余人次,艺术赛事获奖300余人次。学校还被评为“成都市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校”“成都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等。
学生自主开展各类科学实验(图源: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中学)
展望未来,续写辉煌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成都二中将继续传承百年文化,秉持“科技兴邦,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所百年名校,正以崭新的姿态,续写着新的辉煌篇章。
图源: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