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初至西湖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初至西湖记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gushiwen.cn/shiwenv_c638abe340c1.aspx

袁宏道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与兄长袁宗道、弟弟袁中道并称“公安三袁”。他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创作理念,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初至西湖记》是袁宏道初次游览杭州西湖时所作,生动描绘了西湖的自然美景,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喜悦与陶醉。



初至西湖记

袁宏道〔明代〕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译文

从杭州武林门向西行走,远远看见保叔塔高高耸立在层峦山崖上,心绪早已飞到西湖之上了。午时进入昭庆寺,喝完茶,就划着小船进入西湖。(只见得)四面的山峦色彩如黛,春花的光彩好像少女的容颜,柔和的春风,飘散着庙宇香炉的清烟,碧绿的湖波,就像美人的纱巾、细绢,轻软柔滑。我刚一抬头,已经不由得眼花缭乱,如醉如痴。这时我想用一个词语来描写,却终不可得。大约好像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那样精神迷离恍惚吧。我游历西湖就从这一次开始,那时是万历丁酉年二月十四日。晚上同子公一起坐船来到净慈寺,找到阿宾曾经住过的僧房。从六桥、岳坟、石径塘等处返回,一时匆忙游山玩水,都来不及遍赏。第二天一早得到陶石篑的帖子,到十九日,石篑兄弟和佛学居士王静虚来了,一同游山玩水的好友,一时凑集齐全。

创作背景

袁宏道在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春被准解去吴县县令之后,乃畅游惠山、西湖、五泄、天目、黄山等东南山水名胜,将其所见所感形诸笔墨,创作了不少游记美文。其中描述杭州西湖山水风光及泛舟湖上的散文有十六篇之多,此文为第一篇,概写第一次游览的总体印象。

赏析

杭州之美,美在西湖山水;西湖之美,又美在西湖畔星罗棋布的景点,诸如南北高峰、灵隐寺、孤山、岳坟、九溪十八涧、湖心亭、龙井等皆是。这一篇《初至西湖记》是袁宏道乍见西湖美景后作的。他生长在湖北,荆楚山水与江南山水风格有别,而西湖则宛如江南山水顾盼流辉的眼睛,自然使作者心醉目迷。武林门在西湖之东,出武林门而西行,可见西湖全景。保叔塔在宝石山上,望保叔塔而“心飞湖上”,溢出惊喜之情;游湖时“不觉目酣神醉”,更是把自己的身心融入湖光山色之中,进入了“物我合一”的境界;再以曹植惊遇洛神作譬,把西湖看作美人,流露一片爱意。全文用记叙和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行文洒脱清新、流转自如,把一名初游者为西湖之美所伏的心理过程很有层次地展现出来。

简析

此文先写作者望保叔塔而“心飞湖上”,溢出惊喜之情;游湖时“不觉目酣神醉”,更是把自己的身心融入湖光山色之中,进入了“物我合一”的境界;再以曹植惊遇洛神作譬,把西湖看作美人,流露一片爱意。全文用记叙和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行文洒脱清新、流转自如,把一名初游者为西湖之美所伏的心理过程很有层次地展现出来。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