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馆之宝,都是哪里出土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馆之宝,都是哪里出土的?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321A08D5N00

河南博物院的九大镇馆之宝,每一件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从武曌金简到杜岭方鼎,从玉柄铁剑到汝官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这些文物不仅展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更见证了河南这片土地上璀璨的文明。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明星”文物的世界,探寻它们背后的故事。

武曌金简

  • 籍贯:登封(或洛阳)
  • 年龄:1321岁
  • 星探:登封农民屈西怀
  • 出道日期:1982年5月

武则天为了当皇帝,不惜牺牲子女。她晚年怕自己罪孽深重,不能升天。听信了道士胡超的话,做一块金简,把自己的罪过刻上,祈求嵩山之神免除自己的罪恶。

1982年5月,登封县农民屈西怀上中岳嵩山采药时,在山顶峻极峰的石缝中发现了这块纯金的简片。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帝王封禅祭祀名山大川的金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杜岭方鼎

  • 籍贯:郑州杜岭张寨前街
  • 年龄:约3200岁~约3600岁
  • 星探:环卫工袁海军
  • 出道日期:1974年

杜岭方鼎是商王朝厨子手里做饭的容器,俗称“锅”。1974年,一个名叫袁海军的环卫工在挖土过程中挖出,共两件。大的被国家博物院借走,小的留在河南省博。

杜岭方鼎是人类所能认知的年代最早、体量最大、铸造最为完美、保存最为完整的青铜重器。它的出现,也让郑州商城遗址逐渐由混沌走向清晰,一跃挺进中国大古都俱乐部。

玉柄铁剑

  • 籍贯:三门峡
  • 年龄:约2800岁
  • 星探:虢国墓地考古队
  • 出道日期:1990年

西周初年,周武王将自己的两位叔叔虢仲、虢叔分别分封到河南荥阳和陕西宝鸡,史称东虢和西虢,来保卫周王室。西周晚期,西虢不堪犬戎侵扰,东迁到三门峡一带。玉柄铁剑是西周末年虢国君主虢季的佩剑。

1990年2月的一天深夜,三门峡上岭村突然传来几声枪响。三门峡市公安局查获了一起盗墓案,为了查明被盗墓葬的情况,追回被盗的文物,公安人员配合考古人员对盗墓现场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葬令所有在场的人深感震惊,随葬器物丰富,种类繁多,放置有序,随葬品还有大量的青铜礼乐器和玉器。从墓葬的形制和规格判断,应该是一座国君墓,考古队在椁室的东南角发现了这把宝剑。

玉柄铁剑集铁、铜、玉三种材质于一体,是中国考古发掘中出土的时代最早的一件人工冶铁制品。它的出土,将中国人工冶铁的年代提前了近两个世纪,因此被誉为“中华第一剑”。

汝官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

  • 籍贯:宝丰县清凉寺
  • 年龄:约1000岁
  • 星探:清凉寺农民、清凉寺陶瓷厂王留现
  • 出道日期:1987年

给皇家烧窑的工匠动了歪心思,私藏了一批最好的瓷器。因为某些变故,没能带出窑场。

宝丰县清凉寺一位农民的红薯窖塌了,露出了一个完整的汝瓷洗;而这件事,又偏偏被一位有心人——王留现先生碰上了。十年前,王留现从当地的县文化馆被调到清凉寺陶瓷厂从事陶瓷研究工作,从此,他迷上了汝瓷。

王留县经鉴定,它是汝官瓷作品。汝官瓷传世品极少,全世界收藏的汝官瓷加在一起,不会超过150件。在它们之中,弥足珍贵的天蓝器物,也就5件。而刻花者,唯有河南博物院收藏的这件天蓝釉刻花鹅颈瓶。一样的器物,刻花者当然更为珍贵,何况就此一件。

贾湖骨笛

  • 籍贯:漯河舞阳县北舞渡镇
  • 年龄:7800~9000岁
  • 星探:河南省文物研究所
  • 出道日期:1986年

八千年的漯河人对音乐有了追求,而制造出的乐器,是“人类从愚昧迈向文明的第一道门槛”。

1980年,河南省博物馆考古队周道到舞阳调查,确认贾湖遗址为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1983年开始,考古专家对贾湖遗址进行多次挖掘,1986年3,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张居中、杨振威带队将第三次未掘到底的文化层继续进行了清理,其重大收获是确认了3支七孔骨笛等。

妇好鴞尊

  • 籍贯:安阳殷墟小屯西北
  • 年龄:约3200年
  • 星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郑振香
  • 出道日期:1976年

鴞,又称枭,俗称“猫头鹰”。在商代,鴞是商人喜爱和崇拜的一种神圣的鸟,是克敌制胜的象征。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是个善于打仗的女将军,殷墟的甲骨文记录了她攻克了周边诸多方国。鴞尊作为妇好的陪葬品,是非常符合她生平的。

1975年冬,全国掀起“农业学大寨”平整土地的浪潮,安阳殷墟小屯西北地的岗地成为被平整的目标,安阳考古工作站对岗地钻探,发现了殷商时期文化遗存。经过进一步发掘,中国第一女战神——妇好的墓穴重见天日。随葬品有大量青铜武器和玉器,妇好鴞尊原器为一对两只,一件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另一件收藏于河南博物院。

云纹铜禁

  • 籍贯:淅川县下寺
  • 年龄:约2500岁
  • 星探:河南博物院高级技师王长青
  • 出道日期:1978年

周朝人亲眼目睹了商王朝的灭亡,他们认为夏、商两代灭亡的原因之一在于嗜酒无度,因而将承放酒杯的案台称为“禁”。云纹铜禁霸气十足,但它不过是楚庄王的儿子、楚共王的司马、楚康王的令尹——子庚的随葬品。

1977年夏末,丹江水库水位下降,一座深藏在水库之下的千年古墓被冲开,大批的青铜器和玉器被冲出丹江,暴露在丹江的两岸。当地的文物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刻赶赴现场,开始了收集散落文物和现场勘探的工作。但是由于当时雨季来临,丹江水位上涨,发掘工作被迫中断了。第二年,文物部门立刻对这片墓地进行了抢救性挖掘,共发掘出了24座春秋时期的楚墓和一部分汉墓,出土了许多价值不菲的珍贵文物,云纹铜禁就是其中之一。

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岁月洗礼,云纹铜禁出土时残破不堪,整个案面裂为七八块,千年的水浸和腐蚀让四周的云纹和怪兽变成了一堆堆难以分辨的铜梗和铜渣。中国青铜古器修复界三大圣手之一、河南博物院高级技师王长青带着徒弟耗时两年11个月,经过了26道工艺以及数不清的失败,让云纹铜禁复活,创造了中国修复史上的奇迹。

四神云气图

  • 籍贯:永城柿园村
  • 年龄:约2100岁
  • 星探:农民赵德友,商丘文物考古队
  • 出道日期:1987年

在中国古人眼里,尤其在西汉人的眼里,人死后是可以升天的,寓意死是生的继续。汉景帝弟弟梁王刘武的儿子刘买,据《史记》记载,刘买是梁孝王刘武的长子,是在刘武去世之后继任的又一代梁王,在位只有七年,史书上关于他的事情并不太多。

1986年5月的一天,永城柿园村一个名叫赵德友的农民,在自家承包的采石塘放炮采石,偶然发现了一座古墓。很快,闻讯而来的商丘文物队对古墓进行了发掘。考古人员沿着狭窄的墓道进入墓室,微弱的灯光照到墓顶处,突然,大家眼前出现了鲜艳的红色,一只长须飘摆的龙头映入眼帘。只见墓顶上有一幅生动传神的壁画。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与灵芝、云纹等共同组成一个大气磅礴、灵动飞扬的画面。专家将其命名为《四神云气图》。

《四神云气图》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墓葬级别最高的墓葬壁画珍品,因年代久远、做工精美被中外专家、学者赞誉为“敦煌前之敦煌”、“敦煌外之敦煌”。

莲鹤方壶

  • 籍贯:新郑李家楼
  • 年龄:约2500岁
  • 星探:当地采药农民
  • 出道日期:1923年

春秋中期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1923年8月,河南新郑县南门外李家楼的农民们,在野外进行取土时,镐头意外的撞击到一块坚硬的青砖上。将浮土拨去后,人们发现一堵砖墙,众人锹镐并举,砖墙很快被拆毁,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露了出来。百姓比较迷信,没有人敢下去一探究竟,只能对当地的文物部门进行汇报。文物部门随即派来了两位考古人员展开了调查和研究,认为此地为春秋时期的大墓,随后一场声势浩大的保护性发掘展开。经过发掘,“郑公大墓”出土了完整的青铜器近百件,另外还有玉器、陶器等数百件文物,史称“新郑彝器”。专家们认为,这批文物是郑国王室的祭祀重器,其主人可能是郑国国君子婴。1927年,河南省成立了河南省博物馆筹委会,这批历经周折辗转的青铜器文物成了河南省博物馆的首批“镇馆之宝”,开启了河南文物事业之路。有人这样说,“先有郑公大墓,后有河南博物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