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乐进:能够击退关二爷的猛人,到底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乐进:能够击退关二爷的猛人,到底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8U0EOCR05564W6T.html

三国时期,有位武将英勇非凡,却鲜为人知。史籍与文学间,他如影子般掠过,仅余行踪:征战四方,敌影交错,日复一日,无多言志,记载寥寥。

史料虽略其生平,然其功业非凡。一生未尝败绩,吕布之勇、关羽之圣,皆曾受挫于他。作为曹操麾下先驱猛将,他威震三国,被誉为战神,令人闻风而栗。

低调至极的“三国猛将”乐进,其存在感近乎隐形,却威名赫赫。

乐进,字文谦,初为东郡卫国县人氏。然时移世易,建安十七年东郡卫国划入魏郡,至黄初二年,魏郡东部之卫国又转隶阳平郡,故乐进终以阳平郡卫侯自居。

乐进,虽名不显赫,实为曹魏初期功臣,与张辽等并列为五子良将。异于四将之处,乐进戎马生涯,未尝一败,战功赫赫,实为军中翘楚。

乐进虽早投曹操麾下,初时未获重用,究其缘由,不过其貌平平,尤以身高不足为憾。然其忠诚与能力,终得曹操赏识。

曹老板此番举动实乃以貌度人,殊不知自身亦非俊朗之姿,身高亦无过人之处。因此,仅凭外貌轻视麾下部将,实属不当之举。

楚平元年之际,曹操于陈留揭竿而起,遣乐进归乡募兵。曹操初未寄予厚望,然乐进秉性坚韧、勤勉,独具魅力。乐进不负众望,招募千余壮士,曹操闻讯大喜,对其刮目相看,遂擢升为军假司马、陷阵都尉。

乐进自此踏上征途,勇往直前,无畏冲锋,职业生涯的辉煌篇章就此拉开序幕。

乐进,冲锋队长,勇猛之余,独擅“先登”奇技,犹如飞燕穿墙,疾入敌城,斩杀敌将于无形。他既是冲锋陷阵的钢铁战士,又兼刺客之能,往往在敌未及反应之际,已绕至其后,令敌措手不及。

乐进武艺超群,连三国众多豪杰如吕布、张绣、张超、刘备、袁谭、淳于琼及关羽等,皆曾败于其手,未占丝毫便宜。尤其是吕布,更两度受挫于乐进之勇。

乐进虽常为副将,其勇猛却未被职位所限,屡战屡胜。问其勇猛何所至?东北话一“虎”字足矣!既迅猛又勇猛,战斗中他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占先机。

兴平元年,乐进随曹操征战,屡建奇功:濮阳破吕布,雍丘降张超,苦县斩桥蕤。曹操偶有失策,乐进则始终如一,冲锋陷阵,未及敌应,已斩将夺旗。

作为曹操麾下的猛将,乐进以迅猛之势冲锋陷阵,其勇武不逊于战场上的坦克。他非传统刺客,偏爱正面交锋,屡建奇功。曹操对其赞赏有加,战后即刻加封广昌亭侯,以示嘉奖。

建安三年,乐进随曹操征张绣途中,意外围困吕布于下邳,并再挫吕布援军,二度与吕布交锋皆胜,尽显其勇猛。三国众将皆叹服乐进之威,若遇其单挑,恐难逃败绩,颜面尽失。

建安四年,乐进威震四方,先破眭固于射犬,后征刘备于沛郡,屡战屡胜,所向披靡。无论敌手何方,皆难逃乐进铁拳。曹操或有疏漏,乐进则未尝一败。终获封讨寇校尉,荣耀加身。

建安五年,乐进一战封神,其英勇事迹,至今传颂。

建安五年,官渡烽火起,曹操蓄势待发,迎战袁绍。乐进与于禁联手,渡河绕后,意图突袭袁绍别营。自此,乐进踏上征途,一路披荆斩棘,斩获颇丰,其势如农夫挥镰,斩韭如麻,尽显骁勇。

乐进、于禁率军自延津西南沿河疾进,渡河突袭获嘉。乐进大展虎威,焚敌囤数十,斩俘数千,更降袁绍麾下何茂、王摩等将领二十余,一气呵成,尽显其勇猛果决,携众归营。乐进之“虎”,速且猛,令人叹服。

乐进一战成名非仅凭三十余屯、数千士卒与二十几位将领,其真正扬名立万,实乃力挫袁绍麾下名将淳于琼之壮举。

乐进与于禁背刺袁绍军后,急返主战场,与曹操共谋火攻乌巢,直击袁绍。官渡之战中,乐进勇闯乌巢,瞬间斩杀其主力淳于琼,展现非凡英勇。

谈及淳于琼,世人常囿于《三国演义》印象,视其为嗜酒如命、智谋欠缺之莽夫,防身无策,临敌不备。然细究正史,淳于琼形象并非如此单一。

淳于琼于汉灵帝中平五年,荣膺西园八校尉之右席,与袁绍、曹操等七杰并肩。归附袁绍后,更与张郃、高览等骁将齐名,战力显赫,一时无两。

淳于琼等将领惨死,实乃袁绍独断专行,误判连连所致。官渡一役,非但折损良将,更失战局。其后,连谋士许攸亦背弃袁绍,向曹操尽泄袁军之秘,终致曹操全胜。

官渡之战,曹操不仅胜券在握,更赢取了民心所向。乐进借此战役声名鹊起,成为曹军中“先登”勇士的代名词,广为人知。

建安九年,曹操征讨袁谭、袁尚,乐进随军奋战,于黎阳斩袁将严敬,彼时袁军良将已如熊猫般稀少。此后,乐进因功晋升为游击将军。

袁谭、袁尚遁入邺城,此城乃袁氏根基,袁绍苦心经营,城防森严,难以速克。曹操遂纳郭嘉之计,以静待变,离间二子。郭嘉言,待其内部分崩离析,胜券在握。

曹操暂缓攻城,乐进却未曾停歇。他旋即赴青州,挥师克黄巾,定乐安。随后,乐进归曹操麾下,共围邺城,一路紧追袁谭,直至南皮之境。

入南皮,袁谭再拒守,乐进施展绝技“先登”,一举破东门,袁谭仓皇遁逃。乐进势如破竹,直捣雍奴,所向披靡。曹操目睹此景,喜笑颜开,对乐进之勇赞不绝口。


建安十一年,袁绍败亡,北方战事渐息,曹操独霸一方。曹操上书汉帝,盛赞乐进、于禁、张辽,言其武艺超群,智勇双全,品德高尚,忠诚正直。战则身先士卒,勇猛无前,屡建奇功;治军则严明纪律,恩威并施,深得军心。此等良将,功高望重,当厚赏殊荣。

曹操盛赞乐进、于禁、张辽,亲赐殊荣,三将荣光满载。于禁荣升虎威将军,乐进受封折冲将军,张辽则获荡寇将军之衔,皆是曹操厚爱之证。

建安十年,邺城沦陷,高干初时顺应时势归降,旋即又掀起波澜,再兴风浪。

曹操北征之际,高干趁隙谋反,擒获上党太守。乐进受命征讨,绕道北上,直逼敌后。然高干早有防备,乐进初动,彼即退守壶关。乐进率军猛攻,杀敌无数,然高干坚守不出,损失虽重,仍固若金汤。乐进无奈,唯待曹操援至,方破壶关。

八月,曹操挥师征讨管承,驻军淳于。随后,遣乐进、李典二将出击,二人合力大败管承,迫其遁逃海岛,海滨一带终得安宁。

乐进的高光岂止这些?除吕布外,何人能与其比肩?答案是曹操挚爱、刘备挚友,关云长关羽。与关羽一战,足以让寻常武将自豪终生。

建安十三年,刘表辞世,荆州归属悬而未决。其子二人,难承父业:一子虽承家业,闻曹操至则即降;另一子虽未速降,亦无建树,局势依旧混沌。

此时,曹操、孙权、刘备皆觊觎荆州。鉴于乐进曾助曹操募得千余精兵,曹操对其募兵之才倍加赏识,屡有派遣之意。此番,曹操先命乐进赴阳翟征兵,后随其征战荆州,最终在襄阳驻守。

抵荆即临刘备宅,焉能不见关云长?关公之勇,史书载神武,演义中更胜神仙,后世尊为武圣,乃至仙班。然神勇如关公,遇乐进亦难展锋芒。

乐进守襄阳,劲敌关羽常扰边,皆为荆州争。面对乐进,关羽神通尽失,屡战屡败,退守寻口。文聘援至,二人联手,关羽受困寻口,惨遭蹂躏,头破血流,晕头转向。

刘备急兄情切,向刘璋求援:“乐进肆虐青泥,关羽危在旦夕。若坐视不救,关羽必陷敌手。此后,益州、荆州皆难保安宁。望速发援军,救我手足!”

战后,南郡周边各族闻乐进、文聘挫关羽之威,原拟归刘者皆改弦易辙,竞相投奔乐进麾下,曹操势力由此再添助力。

乐进在击败关羽后,攻势凌厉,转战临沮、旌阳,与刘备麾下杜普、梁大等将交锋,屡战屡胜,尽显英勇。至此,曹操成功驱逐刘备势力于南郡之外。

乐进终战于合肥烽火,其英勇身影定格于战云密布之际,于那场战役中完成了他的历史谢幕。

建安二十年八月,孙权见曹操忙于汉中战事,遂亲自领十万大军突袭合肥。合肥守将乐进、张辽、李典待命,曹操密令三人,贼至方启,静待战机。

孙权大军压境,三人展信,曹操笔锋一转,令张辽、李典迎敌,乐进则严守城池,不得轻举妄动。合肥之战凯旋,乐进却默默无闻,功绩未载史册,其“隐身”之战功,亦成佳话。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晋魏王,念乐进战功赫赫,赐五百户食邑,封其子列侯,并擢乐进为右将军。此后,乐进淡出史卷,合肥之战三年后,悄然离世。

建安廿三载,乐进辞世,追赠威侯之号,骁勇战神,岁月终章。

审视乐进生涯,史籍中对其克敌制胜的详尽描绘稀缺。乐进以勤勉、智谋与勇武著称,战功显赫,却多作为副将辅佐,未曾独当一面,引领全军征伐。

乐进生平鲜为人知,这也是他缺乏存在感的主因。若史料详尽如关羽、吕布,且经后世文学加工,乐进或许也能跻身“武圣”之列,与关羽齐名。

名垂青史非易事,需兼具努力与才华,更需天时地利人和齐聚。唯有如此,方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不灭印记,永载史册,传颂千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