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米酵菌酸是什么?认识米酵菌酸的中毒症状、原因与预防方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米酵菌酸是什么?认识米酵菌酸的中毒症状、原因与预防方法

引用
1
来源
1.
https://esales.chubblife.com.tw/pz/blog/lifestyle/health/bongkrekic-acid

什么是米酵菌酸?它有哪些中毒症状,又该如何预防?因台北知名连锁餐厅「宝林茶室」在2024年4月爆发的重大食物中毒案件,根据卫福部疾病管制署的追踪统计,累计至今已有4人死亡,因食物中毒的通报件数已高达35件,其中在33起的米酵菌酸 (邦克列酸 Bongkrekic Acid, BKA) 检验报告中都呈阳性反应,让米酵菌酸开始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

然而,米酵菌酸是一种罕见毒素,大多数民众在事件爆发后依然不了解什么是米酵菌酸,也不免让人担心自己是否已在无意间吃下肚。究竟米酵菌酸是如何产生的?有哪些中毒症状,以及如何预防?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米酵菌酸(邦克列酸)是什么?

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是一种罕见的毒素,疑似为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的起因。为了不让人因为米酵酸菌中「米」字而对米制品产生误解,卫福部于2024年召开会议,决议将其改用英文名 Bongkrekic Acid,更名「邦克列酸」。

米酵菌酸(邦克列酸)是由一种称为唐菖蒲伯克氏菌 (Burkholderia gladioli) 产生的有毒物质,唐菖蒲伯克氏菌属于植物性病原菌,存在于自然界植物、土壤与水中,特别容易在富含脂肪酸的食物中生长繁殖,尤其是椰子、玉米、银耳与木耳等,一旦条件合适,唐菖蒲伯克氏菌便开始产生有毒的米酵菌酸。

而让人警惕的是,米酵菌酸除了具有毒性外,本身的耐热性良好,即便经过高温烹煮也无法破坏,加上无色无味的特性,即便食入也不易察觉、令人防不胜防,这也是大家对它如此关注的原因。

吃下米酵菌酸(邦克列酸)会有哪些中毒症状?

目前研究显示,米酵菌酸 (邦克列酸) 的毒素主要会抑制细胞中粒线体的功能。粒线体就好比细胞的能量供来源,一旦受到米酵菌酸的攻击,就会导致细胞失去能量而死亡,此时身体耗能需求大的器官会最快受到损伤,如肝脏、脑部、心脏、肾脏等,而这些都是维持生命现象的重要器官,也是米酵菌酸致命的主要原因。食用初期会产生轻微的中毒症状,包括:

  • 头晕、昏睡
  • 腹痛、腹泻、血便、血尿
  • 恶心、呕吐
  • 心悸、大量出汗

一天后当中毒情况严重时,可能引发肾衰竭、肝衰竭、心肌麻痹,脑损伤导致昏迷、休克、死亡。据研究显示,米酵菌酸毒性极强,仅需微量 (1到1.5mg) 就有致命危险,潜伏期范围平均为1到10小时,致死率可高达30%至100%,严重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米酵菌酸(邦克列酸)容易出现在哪些食物?

前文中提到唐菖蒲伯克氏菌偏好在富含脂肪酸的食物中生长,且只要环境条件符合,就会开始制造米酵菌酸 (邦克列酸)。而从过去的食物中毒案例来看,米酵菌酸容易在下列的食物中出现:

  • 发酵、变质的淀粉制品,大多由玉米、谷物 (糯米、小米)、麦类等制成,常见淀粉制品如粿条、河粉、面粉、汤圆、年糕、肠粉等等
  • 长时间于室温泡发的黑木耳与白木耳 (银耳)
  • 发酵的玉米制品
  • 未妥善保存的马铃薯制品
  • 椰子制成的食品

然而,各位也无需针对上述食物感到过度恐慌,研究显示要产生邦克列酸,环境还需要符合下列的特定条件:

  1. 具有唐菖蒲伯克氏菌的菌种
  2. 温度在22℃至30℃之间
  3. 酸碱值要落在6.5至8.0间
  4. 氯化钠 (盐度) 需小于2%

达到这些条件后,唐菖蒲伯克氏菌还需要在20至50%的脂质浓度环境下才会合成米酵菌酸。当我们可以精确认识其生成条件后,就能从源头采取预防措施,降低中毒风险。

米酵菌酸(邦克列酸)中毒能治愈吗?如何预防?

不慎误食了米酵菌酸 (邦克列酸) 能够治疗吗?以目前医疗技术尚未能根治米酵菌酸的中毒现象,仅能针对出现的中毒症状给予减缓治疗。加上米酵菌酸无色无味,又不会因为烹煮而被消解,所以预防米酵菌酸的生成更胜于治疗。根据卫福部食品药物管理署建议,可从下列5点做起:

  1. 在料理食物前要洗净双手,随时保持手部清洁。
  2. 选用的食材需新鲜,不使用变质、腐败、逾期食材,尤其是淀粉制品。
  3. 长时间浸泡食材建议置于冰箱中,以免毒素产生。
  4. 料理时应充分加热,并尽快食用完畢。
  5. 有剩余的食物要赶快放到冰箱中保存。

只要将食物妥善保存,掌握低温储存、不要放置过长时间等大原则,可有效预防邦克列酸的生成。再者,若有食品需要先以水泡发 (干货如木耳、香菇等),切忌放置室温太久,且泡发后也要立刻烹煮,以免变质。如果发现食物已有变质迹象或异味产生,应立即丢弃,千万不要心存侥幸,危害到自身或家人的身体健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