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海虹中毒事件频发,麻痹性贝类毒素究竟是什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海虹中毒事件频发,麻痹性贝类毒素究竟是什么?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571887

近日,河北秦皇岛市发布紧急提醒,因近期海虹中麻痹性贝类毒素超风险高发,建议广大群众不要捕捞、购买、食用海虹。这一消息迅速登上社交平台热搜,引发广泛关注。那么,海虹等贝类中的麻痹性贝类毒素究竟是什么?中毒后有哪些症状?又该如何预防?

海虹,又叫贻贝、青口、淡菜、壳菜、东海夫人……海虹本身并没有毒,但每年四到六月份,海水中有大量含有毒素的单细胞藻类,被海虹等贝类吃了之后,就累积在体内形成贝类毒素。

根据人体中毒症状,其可分成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神经性贝类毒素和健忘性贝类毒素等。其中,麻痹性贝类毒素是我国海洋赤潮毒素中最常见的毒素之一,毒性极强,被认为是事故发生频率最高、分布最广、危害程度最大的一种。

麻痹性贝类毒素耐高温,通常烹调方式无法去毒,人吃了染毒的贝类后,贝类毒素会在人体内迅速释放,致人中毒。

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的最初症状为唇、口和舌感觉异常和麻木,继而这些感觉波及到靠近脸和脖子的部分,指尖和脚趾常有针刺般痛的感觉,并伴有轻微的头痛和头晕。有时在早期阶段出现恶心和呕吐;中毒稍微严重,出现胳膊和腿麻痹,随意运动障碍,经常有眩晕感;中毒严重时,则会出现呼吸困难,咽喉紧张,随着肌肉麻痹不断扩展加重,最终导致死亡。中毒致死的突出特点是患者临终前意识始终清晰。

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抢救目前没有特效解毒药,只能靠催吐、止泻等方法对症治疗。

预防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避免选择来自赤潮地区的贝类。
  2. 去掉内脏。麻痹性贝类毒素在消化腺、裙边、鳃部、性腺等部位含量较多。去掉这些部位,可减少毒素,降低中毒风险。
  3. 避免喝汤。麻痹性贝类毒素是一种水溶性生物毒素,这种毒素会在烹煮的过程中逐步溶于汤汁中,因此汤喝得越多,中毒风险越大。

总之,近期不要捕捞、购买、食用海虹以及产地来源存有安全隐患的双壳贝类。在食用其他贝类海鲜时,也一定要去除内脏食用,而且一次不宜食用过多。一旦食用海虹等贝类海产品出现不良症状,请立即就医,谨防中毒。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