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到了青春期,还跟父母有话可说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会聊天的父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到了青春期,还跟父母有话可说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会聊天的父母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566FU50516CLF3.html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往往表现出叛逆、情绪化等特征,让许多家长感到困惑和无助。那么,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有效沟通?本文将通过几个真实案例,为您揭示这一问题的答案。

青春期提前到来,传统教育方式失效

纪录片《成长的秘密生活·最是少年时》中提到,随着饮食和营养条件的提高,现在的孩子可能在9岁时就开始进入青春期。这时孩子的身体正快速向成人化发展,但由于大脑相关结构的发育程度没有跟上,他们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欠缺换位思考的能力。

这种情况下,父母如果依旧延续小时候的沟通模式,对孩子采取说教、责骂等措施进行教育,只会让亲子关系越来越僵。节目《超级育儿师》中,13岁女孩李卓卿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之所以表现出极端的行为,是在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对抗妈妈的管教。

美国教育专家杰弗里•伯恩斯坦曾说:“父母如果执着于与叛逆孩子进行权力争夺战,最后只会落得个两败俱伤的境地。”

与青春期孩子沟通的三个原则

事实上,与青春期的孩子交流,是需要一些技巧的。要想在这一阶段拥有和谐亲子关系,家长不妨记住这样三个沟通原则:

  1. 学会闭嘴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我们需要管住嘴。唠叨已不管用,话点到为止即可。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语言,我们也可以通过写信等多元化的方式来跟青春期的孩子交流。有时候,文字反而有一种“无声胜有声”的力量。

  1. 学会示弱

所谓示弱,指的是大人放下高高在上的家长权威,用更柔软的姿态和孩子相处。比如,当亲子之间意见不统一时,我们应该摈弃“我是你妈,你必须听我的”之类的观念,不必急于说服孩子,而是不妨像朋友一般,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聆听他们的想法,共同分析问题,加以解决。

  1. 学会善后

在青春期,孩子与父母难免会出现矛盾与争吵。而当盛怒的情绪过去以后,我们需要做的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去主动修复我们与孩子的关系,重新与他们建立信任和联结。

在具体操作时,大致分以下几个步骤:

  1. 说出发生的事情
  2. 承担责任
  3. 说明下次你会采取的不同的做法

类似下面的话,并不是真正的修复:

“好啦,算我错了。这件事可以过了吗?”
“我很抱歉之前凶你,但如果你听话,我就不会凶你。”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昨晚我在陪你做作业时对着你吼叫,我觉得很抱歉,我不该那么做。那不是你的错。以后我会努力做得更好,你希望我怎么做?”

陪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离不开会聊天的父母

教育专家王占郡曾提到,孩子在青春期主要有四大任务:自己做主,与众不同,离开父母,寻找伙伴。为了实现这些任务,他们会不断通过反抗的形式去争取。这在大人眼中是叛逆,但实际上,本质却是成长的诉求,核心无非就是“尊重”、“理解”、“支持”等关键词。

因此,父母应该看到子女成长的这些使命,帮助他们达成目标。而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懂得沟通的家长。

曾经看过对学霸刘津崧的采访。这个来自江苏的优秀女孩,去年高考以高分被北京大学政府管理专业录取。在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时,刘津崧提到了一个细节——高中住校后,她每天晚上都会和妈妈通话半个小时,一天都不落下。在这半小时里,她不光会向妈妈倾诉学习上的烦恼,还会聊聊新闻、家事、以及各种有趣、积极向上的事。用妈妈的话来说,她们母女俩“就是亲密无间的朋友,是没有秘密的伙伴”。就这样,与父母的交心助力刘津崧走过充满压力的高三,在高考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事实一再证明,无论在孩子成长的哪个阶段,要想拥有高质量的亲子关系,都是靠“聊”出来的。而这一切,关系到家庭教育的质量,需要考验家长的智慧。

*本文原文来自新东方家庭教育,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ID:xdfjtjy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