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报告看不懂?这11个患者关心的问题,一文详细解答→
病理报告看不懂?这11个患者关心的问题,一文详细解答→
病理报告是病理医生针对患者的送检标本,结合患者临床信息,通过显微镜细致观察细胞及组织变化,从而分析得出的疾病诊断报告。为帮助公众增进对病理报告的认识和理解,我们邀请病理科专家为读者解答病理报告相关的高频问题。
“肺癌基因报告上‘EGFR基因突变’是遗传引起的吗?会遗传给我的孩子吗?”
基因突变分为生殖细胞突变和体细胞突变,生殖细胞突变是遗传带来的、先天性的基因突变,而体细胞突变是后天发生的突变,多由环境因素引起。肺癌中的EGFR基因突变大部分是体细胞突变,不会遗传给孩子。但也有部分突变为家族性EGFR突变,这意味着这种突变在家族成员中遗传传递,从而增加了发生肺癌的风险。对于家族性EGFR突变携带者而言,定期做肺部CT扫描有助于早期发现肺癌。
“医生,我的病理报告结果是肠多发性息肉,这个和肠癌有关吗?”
息肉是良性病变,肠癌是恶性病变,而将近80%的结直肠癌是由息肉演变而来的。息肉的性质不同,导致肠癌发生的概率也是不一样的。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发生恶变的风险是比较低的。如果是腺瘤性息肉,尤其是一些有绒毛状管状腺瘤或者伴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息肉,其癌变的风险还是高的,但大部分需要花费5年以上时间演变为癌症,因此发现息肉及时处理能有效避免肠癌的发生。
“医生,胃镜病理报告写‘胃黏膜慢性炎症伴重度肠化’。什么是肠化,严重吗?”
肠化是指正常的胃黏膜上皮及其腺体在病理情况下被肠黏膜及腺体取代,是胃黏膜的常见病变,多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肠化的发生与多种因子反复刺激胃黏膜使其受损、发炎相关。肠化分为轻、中、重度,其中重度肠化属于癌前病变,重度肠化人群发生胃癌的概率大大增加。去除致病因素可一定程度上阻止胃黏膜萎缩及肠化的进一步发展。
“我有甲状腺结节,医生建议我做穿刺检查,为什么要做穿刺?”
超声发现的甲状腺结节大部分是良性的,定期复查即可,但有些结节在超声表现上具有一定的恶性征象,而穿刺检查是目前区分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最有效的方法,可帮助进一步明确诊断并决定下一步的诊疗方案。穿刺后不仅能进行细胞形态学的观察,还能进行相关基因检测以辅助诊断。
“拿到报告,上面写需要‘进一步免疫组化确诊’,这是为什么?”
对于一些病变组织,医生做了形态学的检查后可以得出明确的诊断,但是,也有一些病变并不典型,单纯依靠病理学检查难以准确判定其良恶性或者具体的病变分型。这时,病理医生在报告中会提示需要加做免疫组化检查进一步确诊,这是一种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明确病变性质的方法,能更加准确地判断病变良恶性以及具体的分型,能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给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充分的依据。
“医生,病理诊断‘淋巴瘤’是恶性肿瘤吗?这个病严重吗?”
淋巴细胞是人体不可或缺的重要免疫细胞,在体内的分布非常广泛。淋巴瘤是淋巴细胞发生无限增殖之后形成的恶性肿瘤,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感染、免疫缺陷和遗传倾向可能是潜在的致病因素。淋巴瘤分型多样,根据肿瘤细胞增殖速度,淋巴瘤分为惰性、侵袭性和高度侵袭性。惰性淋巴瘤患者临床随诊即可,不需要另外的治疗。侵袭性和高度侵袭性淋巴瘤患者确诊后,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接受规范治疗。
“医生,病理报告上的脉管癌栓是什么?”
脉管通常是指血管和淋巴管。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脉管就像一张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通过脉管内血液、淋巴液的引流,运输着全身各处细胞的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脉管癌栓就是手术切下来的组织送到病理科后,医生通过显微镜在组织里的脉管中看到的小团癌细胞。这意味着癌细胞可能已经进入脉管系统,自然也就可能由此播散到身体其他部位。
“医生,切缘判断是什么?”
我们在清洗食物时,有时需要把土豆、苹果烂掉的部分剜去,这与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病灶是差不多的道理。其中,贴近我们刀切的那一层内侧表面,就是切缘,有时也叫断端。然而,癌肿是否完整切除,通过肉眼观察是无法真正准确判断的,只有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确定切缘没有癌细胞,才是真正的“切干净”了,这就是病理报告中的切缘判断。
“医生,病理报告上的可见神经侵犯/神经侵犯(﹢)代表什么?”
神经系统与脉管系统一样遍布全身,调节着我们的正常生命活动。尽管癌症神经科学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但目前认为,神经侵犯与脉管癌栓同属于恶性肿瘤复发转移的高危因素。出现神经侵犯,说明肿瘤细胞的侵袭性较强,癌细胞不仅可以破坏神经系统的结构造成疼痛及器官功能的改变,还可能利用神经系统进行扩散。
“医生,病理报告上的‘高级别等于高分化’吗?”
如果说一种人体组织或细胞就像一个正常工作的好人,那么肿瘤组织则像一个违法犯罪的坏人。在肿瘤学中,“分化”可以理解为一个小孩成长为一个大人过程中的成熟程度,高分化约等于高度成熟。肿瘤这个坏人可能从小时候就变坏了(低度成熟,低分化),也可能是中老年才变坏(高分化)。那么如果我们给这些坏人排个级别,是不是违法犯罪的低龄化,更会引起重视,严重级别更高一些呢?因此,高级别约等于低度成熟、低分化。
“医生,肺结节术中冰冻病理和常规病理有什么区别?”
病理诊断决定了肺结节的手术方式和范围。由于常规病理出结果通常需要几天时间,而肺结节的病变组织获取又需要侵入性较强的外科手术,因此病理医生通常会结合术中冰冻病理技术,用半小时左右进行快速诊断,帮助外科医生在手术台上即时决定手术范围。然而,由于成本单价较高、组织处理简略导致存在误诊风险等原因,冰冻病理并不能取代常规病理诊断。二者各有千秋,最终诊断结果仍以常规病理为准。
本文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病理科 赵艺哗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病理科 孙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