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学习 让知识变得有趣
游戏化学习 让知识变得有趣
《黑神话:悟空》的热潮不仅在游戏界引发关注,更延伸至文化和语言学习领域。许多外国玩家纷纷连夜学习中文,以更深入地理解《西游记》背后的文化和语言特色。这让我们不禁思考:游戏真的会让人丧志吗?游戏化学习能否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玩物”真的“丧志”?
Vandenberg和Kielhofner(1982)的研究指出,在现代社会中,成年人玩游戏往往被视为不成熟的 表现。随着青少年在情绪、道德和智力上的成长,社会普遍期望他们多工作、少游戏,因为从经济角度来看,游戏被认为 是缺乏生产力的浪费时间。因此,社会的期望和看法使得游戏常常伴随着罪疚感(Brown&Vaughan,2009)。
尤其在华人社会中,传统观念认为“玩物丧志”,似乎只要涉及“玩乐”就不够正经,容易沉迷。然而,值得探讨的是,学习、反思和意义是否必然与玩乐相悖?
在当今社会,禁止孩子玩游戏的做法已不再现实。他们的手机随时随地都是游戏工具,若活动不够吸引人,年轻人自然会选择自娱自乐。因此,提升教学的吸引力,让孩子们对低质量的手机游戏失去兴趣,成为我们的责任。事实上,高质量的游戏所能教授的知识,并不亚于课本。
自主学习的驱动力
根据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报告,未来教育应重视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合作能力,而游戏化学习(Gamification of Learning)正是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引入游戏机制,如积分系统、徽章和挑战,教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 学习动机,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乐趣,从而获得自主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这种方式能使学生在互动与实践中提升问题解决能力,为未来挑战做好准备。
公民思考
游戏化教学 Gamification of Learning
如何提升我的学习动机?在游戏 中,哪些元素能让学生更感兴趣?如果将这些元素应用到课堂上,会对学生产生什么影响?
文化理解对我来说有多重要?在玩 游戏的过程中,我是否有机会更深入地理解其他文化?
在游戏化学习中,我能如何主动设 置自己的学习目标?这样的自主学习对我未来的发展有什么益处?
如何应对挑战与失败?在游戏中遇 到挑战时,我的反应是什么?这种反应如何影响我在课堂上的学习?我能否将游戏中的心态运用到学校生活中?
公民素养
成长心 态 Growth Mindset
如上所述,学生需要学习的技能包括好奇心、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这些技能不仅在学术上能帮助他们理解更复杂的概念,也能在未来的职场中发挥作用。根据心理学家Carol Dweck的 成长心态理论,成长心态(Growth Mindset)是指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通过努力和学习而增长的观念。这种心态使学生能灵活应对各种挑战,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拥有成长心态的学生能更好地接受反馈和挑战,从而促进他们的个人和专业发展。这些技能和态度将 成为未来人才所需的核心素养,帮助他们在变化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