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王贵齐教授:消化道肿瘤筛查迎来技术突破与政策支持双轮驱动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39:4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王贵齐教授:消化道肿瘤筛查迎来技术突破与政策支持双轮驱动

2025年1月,第一届中国癌症筛查早诊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王贵齐教授在会上强调,提高筛查技术的同质化,癌症防治要关口前移,重视预防和筛查,聚焦早癌筛查重点、研究热点,解决难点,才能高质量发展消化道癌早筛、早诊、早治。这一观点不仅体现了当前消化道肿瘤筛查领域的最新进展,也反映了国家在癌症防治方面的战略方向。

01

开篇:王贵齐教授谈消化道肿瘤筛查

王贵齐教授指出,消化道肿瘤的早期发现率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率。以胃癌为例,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超过90%,而进展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则低于30%。这一数据对比鲜明地展示了早期筛查的重要性。然而,消化道早癌往往症状隐匿,常规体检难以发现,因此,提高筛查技术的准确性和普及性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02

技术创新:内镜与AI助力早诊早治

在技术创新方面,消化道肿瘤筛查取得了显著进展。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团队研发的EAC妙手帽,通过六个软翼设计,在结肠镜检查中有效阻挡并缓慢释放结肠褶皱,提供更好的视野。研究显示,使用EAC妙手帽的腺瘤检出率(ADR)从24.6%提升至34.2%,显著提高了筛查效果。

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方面,Sharma等人的研究显示,AI辅助结肠镜检查的腺瘤检出率(APC)显著高于传统结肠镜检查(0.99 ± 1.6 vs 0.85 ± 1.5, P = 0.02)。虽然AI技术在某些研究中效果不一,但其潜力不容忽视,特别是在提高早期癌症及癌前病变检出率方面。

分子检验和液体活检技术也为消化道早癌筛查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多靶点FIT(mtFIT)筛查方法在13187例患者中显示出9.11%的晚期肿瘤检出率,远高于传统FIT的4.08%。此外,mSDC2检测不仅提高了腺瘤和结直肠癌的检出率,还显著提升了结肠镜检查的依从性(73.4% vs 29.6%,P < 0.001)。

03

政策推动:国家行动守护全民健康

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为消化道肿瘤筛查提供了有力保障。《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由政策引领、人才培养与技术提升并重、筛查体系完善、健康教育普及、政府支持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癌症防控体系。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作为青海省癌症防治中心,自2017年以来,在消化道癌筛查及早诊早治项目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4年底,共完成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数据上报82907例,检出率、早诊率等逐年提升。同时,医院作为青海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管理单位,自2019年至2024年累计完成目标人群评估57014例,其中高危26709例,临床免费筛查9052例。

04

临床实践:早癌筛查的科学指南

在临床实践中,消化道早癌的筛查和预防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高危人群识别:食管早癌的高危因素包括长期居住于食管癌高发区、一级亲属有食管癌病史等;胃早癌的高危因素包括长期居住于胃癌高发区、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结肠早癌的高危因素包括高龄、男性、结直肠肿瘤家族史等。

  • 定期筛查:消化道早癌起病隐匿,主要通过内镜检查(如胃镜和结肠镜)发现。对于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行内镜检查。

  • 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戒烟限酒、保持体重、定期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消化道早癌的风险。

05

结语:全民健康意识的提升

消化道肿瘤筛查的最新进展展示了科技与政策的双重推动下,我国癌症防治工作正迈向新的高度。然而,要实现全民健康的目标,还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和努力。提高健康意识,关注消化道早癌的筛查和预防,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贡献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