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实:抗阻运动可改善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和心理健康
研究证实:抗阻运动可改善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和心理健康
抗阻运动,即肌肉在克服外来阻力时进行的主动运动,已被证实对冠心病患者具有多重益处。一项来自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研究,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探讨了抗阻运动对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心脏功能和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2周的抗阻运动训练,患者在运动耐量、心脏舒张功能和心理健康方面均表现出显著改善。
研究方法
研究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按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抗阻运动组。纳入标准包括符合冠心病诊断、年龄小于80岁、NYHA心功能分级低于Ⅲ级等。排除标准则包括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未行血管再通术治疗、置入心脏起搏器、恶性心律失常等情况。
抗阻运动组在标准化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为期12周的抗阻运动训练。运动强度设定为1RM的30%40%,每周训练34天,每次训练包含上肢和下肢多个动作,每个动作重复10次,共34组,组间休息35分钟。
研究结果
运动耐量改善
与运动前相比,12周后抗阻运动组的峰值摄氧量(VO2peak)和无氧阈显著升高,静息心率显著降低(P均<0.01)。与对照组相比,抗阻运动组12周后的VO2peak显著升高(P=0.020)。
心脏结构参数变化
12周后,抗阻运动组的E峰和E/A比值显著升高(P均<0.001)。与对照组相比,抗阻运动组的E/A比值显著更高(P=0.043)。
心理健康改善
研究采用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的精神心理障碍患病率为18.10%。与运动前相比,抗阻运动组12周后的SSS评分显著下降(P<0.001)。
安全性评估
24周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与训练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对照组和抗阻运动组的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8.51%和6.90%,无统计学差异(χ²=0.000,P=1.000)。
讨论
研究发现,抗阻运动通过增加肌肉力量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提高了患者的无氧阈和VO2peak,从而改善了运动耐力。同时,抗阻运动还改善了心脏舒张功能,提高了E/A比值。此外,抗阻运动通过提高患者体能和独立生活能力,降低了抑郁和焦虑水平。
这项研究为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康复提供了科学依据,表明抗阻运动不仅安全可行,还能带来多方面的健康益处。
本文原文来自心脏康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