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3》前瞻:三头六臂神通再现,经典形象再焕新颜
《哪吒3》前瞻:三头六臂神通再现,经典形象再焕新颜
随着《哪吒1》和《哪吒2》的相继上映,哪吒这个经典的神话人物再次走进了大众视野。在《哪吒2》的结尾字幕中,影片呼吁观众展望2028年,暗示着《哪吒3》的上映时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形象,哪吒的三头六臂形态一直备受期待。本文将从哪吒的三头六臂形象的来源、外貌特征、所持兵器以及经典战斗场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来历
哪吒的三头六臂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通法术,其原型是印度佛教中的护法神“那吒鸠跋罗”。在佛经中,哪吒常以“三头六臂”的形象出现,象征神通广大。唐代时,这一形象传入中国,逐渐被本土化。到了明代,道教经典《封神演义》对哪吒形象进行了改造,虽然书中也有哪吒施展三头八臂神通的描述,但三头六臂的形象依然深入人心,且两种形象都成为了哪吒神通广大的象征,反映了佛道文化的融合与演变。
形象
施展三头六臂神通时,哪吒会变成三个脑袋和六条手臂的法身,额外多生两个头与四只手,使其能够同时使用多件兵器对付多个敌人,在战斗中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
在不同的文学作品和艺术形象中,哪吒施展三头六臂时的外貌有所不同。如《封神演义》中描述为“面如蓝靛,发似朱砂,丫丫叉叉,七八只手”,呈现出较为凶恶的样貌;而在《西游记》中,哪吒则更多地保持着儿童形象,即使变作三头六臂,也依然是“总角才遮囟,披毛未苫肩”的可爱小男孩模样。
兵刃
根据《西游记》原著记载,哪吒三头六臂时手持六般兵器,分别是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绣球儿、火轮儿。这些兵器各有神通,斩妖剑和砍妖刀可斩妖除魔,能变成千千万万攻击敌人;缚妖索可改变长度,如飞蟒一般捆绑妖魔鬼怪;降妖杵是打击兵器,外形似狼头;绣球儿类似流星锤,威力无穷,内封印十六个妖魔头目,还能带领五千瘟阵鬼兵助战;火轮儿拿在手上攻击,可喷出烈火烧人。
《封神演义》中的兵器则有所不同。在《封神演义》中,哪吒的兵器通常是乾坤圈、混天绫、火尖枪、阴阳剑、金砖、九龙神火罩等。其中,乾坤圈可攻击敌人,也可用来防御;混天绫能自动捆绑敌人,还能翻江倒海;火尖枪威力巨大,是哪吒常用的近战武器;阴阳剑、金砖、九龙神火罩也都各具特色,在战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主要战斗
大战孙悟空:孙悟空自封齐天大圣后,玉帝派托塔天王和哪吒三太子下界讨伐。哪吒出战孙悟空,一气之下变成三头六臂的模样,每只手上都拿着一件降妖武器。孙悟空也不示弱,同样变成三头六臂,手中的金箍棒一晃变成三根。二人互相把兵器变成数以百计至千万亿的规模数量,在空中打来打去,大战三十回合不分高下。最终孙悟空趁乱使了个分身术,真身绕到哪吒身后,一棒打伤了哪吒的左臂,哪吒败阵而归。
力战独角兕大王:唐僧师徒取经途中被独角兕大王(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捉去,孙悟空的金箍棒被金刚琢收走,于是请来托塔天王和哪吒等神仙相助。哪吒率先与独角兕大王战斗,摇身变成三头六臂,施展降妖神通,把六件降妖武器越变越多攻击青牛精。但独角兕大王也变成三头六臂,用金刚琢将哪吒的所有兵器统统套住收走,哪吒只能赤手而逃。
生擒牛魔王:孙悟空为过火焰山找铁扇公主借芭蕉扇,与牛魔王结仇。如来佛祖派托塔天王哪吒父子等众神帮忙,布下天罗地网包围牛魔王。哪吒变成三头六臂手持斩妖剑,骑在现出原形的牛魔王身上砍其头颅,后用火轮儿挂在牛魔王的角上吹出真火,烧得牛魔王挣扎乱叫,还被李天王的照妖镜所摄,最终牛魔王跪地求饶束手就擒。
总体来说,哪吒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三头六臂的神通更是令人印象深刻。随着《哪吒3》的上映临近,相信这一经典形象将再次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