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宫六院是哪三宫和哪六院 三宫六院指的是什么
三宫六院是哪三宫和哪六院 三宫六院指的是什么
“三宫六院”一词最早见于元代无名氏《抱妆盒·楔子》:“兀那三宫六院,妃嫔彩女听者:明日圣驾亲到御园,打一金弹,金弹落处,有拾得者。”这里的“三宫六院”指的是帝王的妃嫔们。那么,你知道“三宫六院”是怎么来的吗?“三宫六院”具体指的是哪些宫殿呢?
故宫
“三宫六院”一词的命名源于故宫的建筑形式。故宫分为外朝和内廷,以乾清门为分界线,其南为外朝,北为内廷,即皇帝和他的妃嫔们居住的地方。“三宫六院”都分布在故宫的内廷。
“三宫”又称“后三宫”,指乾清宫(皇帝居住的地方)、坤宁宫(皇后居住的地方)以及交泰殿(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这些宫殿的名称均源自《易经》,具有“天地交合、康泰美满”的美好寓意。在交泰殿中竖立着一块写有“内宫不许干预政事”的铁牌。
“六院”实际上是指十二座宫殿。“三宫”在东西方向分别有六大宫殿。“东路六宫”的具体名字是:景仁宫、承乾宫、景阳宫、永和宫、钟粹宫以及延禧宫;“西路六院”的具体名字是:永寿宫、翊坤宫、咸福宫、长春宫、储秀宫、太极殿(启祥宫)。因为每个宫的建筑风格都是庭院式的,所以称为“东六院”和“西六院”。
“三宫六院”的说法源自北京明清故宫的建筑格局。故宫内以乾清门为界,南为外朝,北为内廷,即皇帝和他的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三宫指中路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又称“后三宫”。六院分别指东路六宫:斋宫、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景阳宫及永和宫;西路六宫:储秀宫、翊坤宫、永寿宫、长春宫、咸福宫及重华宫。因各宫均为庭院格局建筑,故总称“六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宫六院”。
故宫
皇帝上班的“外朝”
穿过午门,我们便正式进入了历经六百年风云变幻的故宫。遥想当年凌晨五点,文官、武官分别从午门的左掖门和右掖门进入,在内金水桥之南根据品级排好队,然后依次过桥,到达太和门之前,等待皇帝到达太和门,开始一天的早朝。
过内金水桥之后的太和门是故宫最大、规格最高的宫门,也是外朝宫殿的正门,门前一对威武肃穆的铜狮子是故宫,乃至中国最大的一对古铜狮子。太和门的东西两侧是文华殿和武英殿,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攻入北京,就是在武英殿草草举行了即位仪式。有时间的话也可以去看看。
跨过太和门,是气势恢宏的太和殿,也就是“外朝三大殿”里的第一座,它是故宫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宫殿,老百姓都爱叫它金銮宝殿。古有俗语:北京的中心在紫禁城,紫禁城的中心在太和殿,太和殿的中心在皇帝的蟠龙宝座之下。
太和殿后是“外朝三大殿”的第二座中和殿,这个亭子造型的宫殿是皇帝从后宫出来后,去太和殿或天坛、地坛等其它地方举行大典前准备和休息的地方。
中和殿后是“外朝三大殿”的第三座保和殿,是宴请皇帝宾客的大殿,算是故宫里的最高级的宴会厅了,此外它还做过学子们的大考场。
本文原文来自万年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