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销售近千根!这里的炸油条好吃的秘诀是……
每天销售近千根!这里的炸油条好吃的秘诀是……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日照的街头巷尾,一家名为“徐君小吃”的早餐店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从凌晨3点到中午,老板徐君和妻子默契配合,为顾客们奉上热腾腾的油条、豆浆和豆腐脑。这家小店每天能卖出近千根油条,不仅吸引了周边居民,甚至有人从五六公里外赶来品尝。
凌晨3点,微光透过窗户,徐君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泡发、清洗、磨浆、煮浆,一盆盆黄豆、一桶桶豆浆在小店中飘香四溢。内脂点浆、桶内墩脑,5分钟后,鲜嫩可口的豆腐脑准备妥当。与此同时,煮鸡蛋、拌小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3点50分,妻子听到声响,过来帮忙。徐君拿出头天晚上发好的面团,剁馅、揉面,准备包大蒸包。“你咋不叫醒我,耽误这么多时间。”妻子有点埋怨。“想让你多睡会儿,昨晚孩子闹腾太晚了。”徐君抬头看看妻子,两人相视一笑。1个小时后,一笼笼蒸包热气腾腾出锅。
晨光初上,顾客陆续到店,络绎不绝。“两根油条,一碗豆浆,打包带走。”“老板,来碗豆腐脑,一个鸡蛋,加根油条。”大部分是老客,也有新客,有的客人特意从五六公里外的大润发附近赶来,还有的打车来,车费就花了20多元。
夹油条、盛豆脑、打豆浆,妻子招呼着来店的客人,徐君娴熟地切面、打水、拉面、下锅,一套动作下来行云流水。这时夫妻间不怎么说话,却配合默契,早餐店内6张桌子座无虚席,店外还排起了队。油炸声、招呼声、到账提示声,不绝于耳。
徐君的创业之路始于2007年。那一年,26岁的他离开老家临沂莒南,到江苏常州的一家快餐店务工,学会了炸油条这门手艺。2009年5月1日,他来到日照,被这座美丽的城市深深吸引。在日照大学城附近的新合村,他看到了商机。没有资金?向身边亲戚借了1万元;没有自己的门面房?就找烧烤店合租。就这样,他在门口“站了”两年时间,期间换了三次“店面”。
2011年春节刚过,“徐君小吃”终于有了自己的店面——二十几平方米,外面6张桌子,里面5张桌子,雇了3名大学生。不变的是源源不断的客人。每天60斤高筋面,40多锅,近一千根油条,包子100多个,豆浆100碗,豆腐脑80多碗。
2016年9月,新合村准备拆迁,徐君再次换店面至今——儒风海韵店。上手揣面20分钟,切面宽度匀称,下锅油温七分热……这些看似平常的操作步骤,却蕴含着徐君多年积累的炸油条秘诀。来找徐君拜师的自然也不少,他总是“来者不拒”。临铺开烧烤店的李小龙就是十几个徒弟中的一个,经过李小龙的“软磨硬泡”,徐君最终同意教他。“好吃的秘诀是什么?”在一次与师傅徐君的交流过程中,李小龙满脸期待。“精心挑选每一份原材料,严把制作中每一道工序,每一份付出都是好吃的关键!”徐君说着,就给徒弟上手展示了起来。
中午12点30分,收拾完卫生,徐君一家人坐在桌子旁吃饭。三岁的儿子子赫起身,捡起了掉在地上的煎饼,塞到饭桌旁正打瞌睡的爸爸手中。徐君微微睁开眼,看着吃成“小花猫”的儿子,这一刻,所有的累都消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