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云洞岩:闽南第一洞天的自然人文之美
漳州云洞岩:闽南第一洞天的自然人文之美
在漳州市里拥有一个好名字“鱼米百果天堂”,它抚养着一方知名人士,也是碧水青山。在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漳州市的云洞岩,有着“闽南地区第一洞天”的美名。尽管海拔高度不高,却有巧夺天工的景色,是否迫不及待地想了解一下呢?
云洞岩景区坐落于漳州市龙文区东部地区,1991年被列入福建省省级旅游景区和省级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景区东端至江东桥,西至黄礁水利枢纽,连绵十几公里,周围二十二平方千米。景区内景点众多且集中,均顺着省道324线漳州市迎宾路段北端的岐山和鹤鸣山峰峦上一线排开。景区由云洞岩、江东桥、邺山大讲堂(黄道周授课处)、瑞竹岩、石室岩、聚奎岩和万松关等景点组成。景区内山多、石奇、林茂、洞幽、泉丰。九龙江东西溪环绕着景区,山光水色,绚丽多彩,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云洞岩的许多景点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富。不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蔚为大观。岩上有篆、隶、楷、行、草各体书法,并以诗、文、联、记等各种形式的题刻遍布悬崖峭壁,素有“闽南地区第一碑林”之称,现有唐至今的镌题200多处。唐代许碏,宋代理学家朱熹,明代状元榜眼丰熙、尚书陆完、布政使周瑛、按察使谢汝仪、衡州县令吴仕典、理学家蔡烈等,清代武状元马负书、会元陈常夏等都留下了题刻。
近现代溥杰、弘一、单士元、赵朴初、杨成武等也都留下了赞美云洞岩的题字。云洞岩的自然景观也有其独特风貌:怪石嶙峋,滑坡体悬崖峭壁,洞壑幽邃,形态各异。景区内有月峡、鹤室、霞窝、仙人迹、瑶台、排位赛径、飞来石、一线天、风动石等五十余处景点。洞窟有先天洞、云归洞、罗汉洞、仙樵洞、师谦洞、上千人洞等四十余处。新路林阴迤逦坎坷,洞窟悬崖峭壁昏暗两色,被称作“丹崖第一洞天”。
云洞岩,本名石壁山。隋开皇年间(581年—600年)有潜翁归隐于此,养鹤其中,经常出现鹤鸣,因而得“鹤鸣山”之称。据地方志记载:山顶有石室,广深一丈厚,天将雨时,云从洞中出;雨霁天晴,云又归洞中,故称“云洞岩”,别名“洞仔岩”。这里岩山险峻,名胜古迹集中,周边仅10华里厚,如缩小的石景盆景,具有层峦叠嶂之概。明代翰林学士牛熙称:“山尽石”,石尽美且巨,他山莫侪。“尚书陆定的生硬万石攒,迤逦两溪抱。风挟云进凉,泉留月亭皓”,概括云洞岩的全景。主要景点有月峡、仙人迹、瑶台、上千人洞、风动石、鹤室、先天洞等30余处。
云洞岩被誉为“闽南地区第一洞天”、“福建省第二碑林”的景致文化名山,有大小洞窟四十余处,各代各体书法题刻二百余处。宋代理学家朱熹在这里讲学,并留下“溪山第一”的题刻。唐代许碏,明代理学家蔡烈、丰熙、周瑛、林达、林魁、文学家王慎中,清代杨道泰、马负书等各代名人均有留迹于此。主要景点有三月峡、仙脚迹、瑶台、上千人洞、一线天、风动石、鹤丘等五十余处。云岚细雨,雄峰危石,山壑幽洞,摩崖石刻是云洞岩美景之四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