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壮志难酬的“丧家犬”——孔子周游列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壮志难酬的“丧家犬”——孔子周游列国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27333488_121246117

孔子周游列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从"堕三都"事件后,孔子离开鲁国,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周游列国之旅。他先后在卫国、陈国等地活动,希望通过推行"仁政德治"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这段经历不仅展现了孔子的执着与坚持,也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

"堕三都"活动以后,孔子弃官离开鲁国,踏上了周游列国的漫长旅程。

孔子去鲁周游列国的目的主要是希望找到一个能够任用他实行"仁政德治"主张的贤明国君。他出游列国的经历,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以卫国(今河南北部,国都帝丘)为中心的阶段;二是以陈国(今河南中南部,国都陈)为中心的阶段;三是又回到卫国的阶段。时间共计十四年。

鲁定公十三年(前497年),孔子第一站到了卫国,住在子路妻子的兄长颜浊邹家里。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说孔子的坏话,孔子害怕得罪卫君,居住了十个月,就离开了卫国。

孔子想去陈国,经过卫国的匡地(今河南长垣西南)时,孔子用鞭子指着它说:"过去我来这个地方,是从这个缺口进去的。"话声刚落,一群匡地人围了上来,原来孔子与鲁国季氏家臣阳虎长得很像,而阳虎曾经残害过匡人,所以匡地人才把孔子围困起来,达五天之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