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繁花》大火的糕点界顶流,老底子杭州味道,小朋友一口气吃了6块……
因《繁花》大火的糕点界顶流,老底子杭州味道,小朋友一口气吃了6块……
电视剧《繁花》的爆火,让剧中爷叔最爱的定胜糕迅速出圈。这种源于南宋杭州的传统点心,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以其独特的口感和美味征服了现代人的味蕾。让我们一起走进定胜糕的世界,探寻这道传统美食背后的故事。
定胜糕源于南宋杭州,流行在江浙沪(虽然剧中用的是苏州的定胜糕)。
在杭州,每逢考试或比赛,家长们都喜欢买几块本地的传统点心——定胜糕,祝孩子们“必定胜利”,堪称杭州伢儿们的“助考神器”。
6岁的孩子一口气吃了好几块米糕,他说软软糯糯的,还有香香的芝麻流心,好吃得停不来了,还打算五一小长假带回去给外公外婆尝尝,好东西要大家分享。
定胜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据说岳家军大破金兵,凯旋回杭,老百姓夹道欢迎,送上自制的点心,形如银锭,锭与“定”谐音,这种庆祝胜利的点心,就被称为“定胜糕”。
时光更叠,市面上传统做法的定胜糕太少了,没有了老底子的味道。4月22日,我们专门跑到了视频中制作定胜糕的加工厂,工厂的负责人是张锦灿,快抱热销多年的普陀素月饼、杭州清明粿,都是这里出品的。
粉色定胜糕、白色方糕、黄色南瓜糕。
自南宋开始,中原的面食文化迁移到了杭州,离不开一口点心——米糕。点茶文化兴盛,糕点开始变得精致起来,当时的沿街小店,也能制作出多种精良的米糕。
米糕主要是由大米粉(粳米及糯米)和发酵粉或泡打粉制成,口感通常较为细腻。
米糕主要是由大米粉(粳米及糯米)和发酵粉或泡打粉制成,口感通常较为细腻。因为使用了大米粉,给人一种特别的风味,相对于蛋糕来说,热量更低,脂肪含量更少,含有更多的膳食纤维。制作过程中不添加防腐剂,主打健康美味。
张厂长说,这三款米糕都是手工制作的,所有的馅料也都是自制的, 已经有好多家全国餐饮连锁店预定了,主理人还是那位做清明粿的樊师傅。
应姐(左)在工厂,现场看樊志军师傅(右)制作定胜糕。樊师傅,今年68岁,做了50年的米面糕点。
我们换上了工作服,走进工作间,一睹樊师傅制作米糕的过程:先做的是定胜糕,随手抓一把米粉(大米+糯米,按一定比例配比),摊开,和入打好的玫瑰花粉,加水,和匀、揉拌、搓细,放进模子,再用筛子把米粉均匀地筛在上面。
筛过的米粉均匀,带有颗粒感,有空隙,蓬松,吃起来不会黏牙。
樊师傅说,这样筛过的米粉均匀,带有颗粒感,有空隙,蓬松,吃起来不会黏牙。
加入馅料,筛上一层米粉,将模子上的多余的米粉抹去。敲下模子,翻个身,一笼12个定胜糕就脱模完成了。
再加入馅料,筛上一层米粉,将模子上的多余的米粉抹去。敲下模子,翻个身,一笼12个定胜糕就脱模完成了。很像当年我看着奶奶做过年米糕,好亲切啊。
樊师傅在做米糕。
方糕、南瓜糕,做法相同,不同的是馅料。方糕用的是纯粹的米粉;南瓜糕,先把南瓜打成汁,再和入米粉中拌匀。
樊师傅在做米糕。
几分钟后,3笼米糕出炉,热腾腾的,粉糯糯的。大家都光顾着欣赏,好一会了,才伸手拿来品尝。
樊师傅在做米糕。
这三款米糕,很是精致。咬一口,软糯鲜香,有大米的自然味道;馅料微微甜,恰到好处。
定胜糕,加了玫瑰花末,枣泥馅,香味扑鼻,粉红喜庆。
定胜糕,加了玫瑰花末,枣泥馅,香味扑鼻,粉红喜庆。
方糕,因花模有多种吉祥纹样,又称七宝方糕,豆沙馅,洁白如玉。
南瓜糕,加了南瓜汁,色泽金黄;芝麻馅,鲜香;粗细粮搭配,营养。
樊师傅在做米糕。
作为下午茶,实惠又好吃;当早点,一杯牛奶+两块糕,五分钟搞定。
我不大爱吃米糕一类的点心,总感觉吃起来要么干巴、要么黏糊,口感实在不咋地。收到这三款米糕的试吃,我一开始有点拒绝。
樊师傅在做米糕。
工作到下午的时候,肚子有点饿了,没忍住米糕的可爱外表的诱惑,我挑了一块粉色银锭状的定胜糕,一口下去就惊艳了,米皮清淡,不会甜腻,糯糯的口感刚刚好,不干不黏,配上枣泥馅,甜和淡的搭配正相宜。
樊师傅在做米糕。
吃了一块就停不下来了,又吃了两块,白色的方糕,豆沙馅,甜而不腻;橘色的南瓜糕,芝麻馅,香浓好吃。一不小心,三块糕点就被干掉了。
杭州老炮儿斌哥看到我吃,也要了一块方糕尝尝,吃完评价道“有小时候吃的米糕的味道”。
樊师傅在做米糕。
温馨小贴示:
无任何添加剂,一时吃不掉的,冷冻保存,保质期12个月。为了保鲜,我们采用顺丰加冰块发货。
由于是冷环境运输的,收到米糕后,要热一下,口感会更糯,有点QQ的。
收到后,最好水开后蒸2分钟(冷冻状态5分钟)即可,不要蒸久了哦。
如果是微波炉加热,要用保鲜膜包起来(防止水分流失),中高火叮30秒左右即可(冷冻状态时间适当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