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90%的人忽略了!储存不当有致病风险,厨房调料这么收才靠谱!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90%的人忽略了!储存不当有致病风险,厨房调料这么收才靠谱!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IUES2SAR0514IGIT.html

厨房是美食的诞生地,但也是食品安全隐患的高发区。小小的调味品如果保存不当,不仅会影响口感,还可能危害健康。究竟哪些调料容易变质?如何判断调料是否已经变质?不同调料又该如何正确储存?本文将为您一一解答。

这几种调料,保存不当容易变质!

  1. 蛋白质含量较高的调味品
    像蚝油、牛肉酱、花生酱、菌菇酱(菌菇算是植物中蛋白质含量高的,如口蘑蛋白质含量有3.5克/ 100克。市面上各类菌菇酱的蛋白质含量在4~8g/100g)等调味品,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而蛋白质、水分和糖分共存的这种环境,正是细菌繁殖的“温床”。

  1. 不饱和脂肪含量高的调味品
    含脂肪多,尤其是不饱和脂肪较多的调味品,如辣椒酱、沙拉酱、蛋黄酱、花生酱等,在有氧气、日照、水分,且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容易发生氧化酸败出现哈喇味儿。

  1. 发酵调味品
    像黄豆酱、腐乳、豆瓣酱、甜面酱、鱼露、蒸鱼豉油等调料含盐量高,能起到一定的抑菌作用。但由于其本身含有发酵菌,储存不当时发酵菌可能会进一步发酵,影响风味和品质。同时,还有可能因为引入杂菌而变质腐坏。

  1. 含蔬菜泥、果泥的调味品
    像番茄酱、果酱这类调味产品含有大量蔬菜泥或果泥,糖分含量也不低,开封后储存不当很快会变质。

如何分辨调料是否变质?

打开食品外包装后,食品的保质期将大大缩短,而若是不注意贮藏条件,则会加速变质。出现以下情况的调料最好不要再食用:

  • 固态调料若吸潮结块、闻起来有一股哈喇味或其它异味、颜色变化、口感变化(如原来咸的变苦,甜的变酸)等问题,则很可能已变质。
  • 液态调料若液态混浊,有沉淀物、出现不良气味、口感异常则很可能已经变质了。
  • 半液态调料若是有酸腐味、上层变稀,或者下层有明显的沉淀物,则不能再食用了。

调味品在未开封状态下一般可以保存18个月以上,但开封后就需尽快使用完毕。

  • 开封后,植物油、酱油、醋建议2~3个月内吃完。
  • 开封后,花生酱、沙拉酱、番茄酱等,建议1~3个月内吃完。

常用调料,手把手教你保存!

  1. 适合放冰箱冷藏的
    蚝油、牛肉酱、花生酱、沙拉酱、蛋黄酱、辣椒酱、菌菇酱、腐乳、黄豆酱、豆瓣酱、甜面酱、番茄酱、果酱、鱼露、蒸鱼豉油等。

大家注意到没有?凡是“xx酱”之类,通常都需要放进冰箱冷藏。

除此外,蚝油、腐乳、鱼露、蒸鱼豉油这些吃起来特别“鲜”的调味品,也需要放进冰箱。这是因为,鲜味来自呈鲜味氨基酸,而呈鲜味氨基酸越多的,意味着蛋白质含量也会高。

  1. 适合阴凉、干燥处储存的
    盐、糖、鸡精、味精、胡椒粉、花椒粉、五香粉、生姜粉等各种粉类调味品,以及醋、酱油。

事实上,阴凉、干燥其实是大多数调味品保存的基本要求,只是粉类调味品比其他调味品更容易吸湿,更怕水。

食醋因为PH值低,酱油因为含盐量高,都不容易滋生细菌,只需阴凉、干燥保存即可。

三个细节可避免水汽入侵

  • 针对粉状调味料,使用后需迅速把调料盒盖紧,平时最好使用密封性较好,能自动开合的调料罐。
  • 炒菜时,调料离灶头远一点。炒菜时的水汽、油星子等就容易进入瓶中,容易污染调味品、缩短保质期。
  • 可采用隔绝空气的小技巧:在装酱油、醋的瓶子里滴一层熟的豆油或麻油,可以让酱油、醋与空气隔绝;也可向酱油里放几瓣去皮大蒜,防止酱油变质。
  1. 需要避光、避高温储存的
    烹调油类需要避光、避高温保存,防止油脂酸败。

含有酒精较多的调味品,如料酒、黄酒等,需要避光、避高温储存,避免其变质或酒精快速挥发。

  1. 需要密封保存的
    具有特殊香味的干货调味品。

包括花椒、八角、桂皮、香叶、茴香、咖喱、姜黄等。要让这些调味品能更长久发挥增香去腥提味的作用,一定要注意用后密封保存。用密封罐或带封口的密封袋保存都不错。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