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小米进军机器人领域!最新专利技术详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小米进军机器人领域!最新专利技术详解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Q3B689D055616X8.html

根据金融界3月7日报道,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北京小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关于传感器模组和机器人的专利,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22553614 U,申请日期为2024年3月。

此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另外,据多家媒体报道,小米首款全尺寸人形机器人CyberOne(铁大)预计在3月至4月期间于北京亦庄展示最新进展。

据悉,小米最新人形机器人身高177cm,具备情绪感知能力,可辨别85种环境语义和45种人类情绪。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于小米机器人的相关专利看,北京小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最新获得的"传感器模组和机器人"专利(CN222553614U)展现出了几大核心技术创新与产品优势。

首先,小米机器人最新专利具备弹性缓冲结构创新。

该专利采用基体、传感器模块与弹性件的三重组合架构,其中弹性件创造性地引入动态缓冲机制。

其通过弹性势能转化原理,可将高达75%的冲击力通过弹性形变吸收,形成"冲击力-形变量"的正向反馈系统。

这种设计突破了传统刚性连接的局限,使传感器模块在受到外力时具备0.5-3mm的动态位移区间,形成物理层面的自适应保护屏障。

其次,小米机器人最新专利具备双重临界保护机制。

其通过设定第一临界位置(完全内嵌)与第二临界位置(部分外凸)的位移边界,构建了"预防性缓冲"与"极限保护"两阶段防护体系。

在日常运行中,传感器模块可保持±0.2mm的微幅位移,确保检测精度不受影响;当冲击力超过150N阈值时,系统自动触发全行程位移保护,有效规避机械性断裂风险。

另外,小米机器人最新专利具备模块化维护优势。

此次专利设计的模块间采用无焊点卡扣式连接,维护更换效率提升40%以上。

基体内部的标准化容置腔体支持快速插拔操作,配合弹性件的预应力装配技术,使单个模块更换时间缩短至3分钟以内,显著降低设备停机成本。

还有就是,小米机器人的环境适应性突破。

该模组通过ISO 60721-3-5认证,在-40℃至85℃极端温域中仍能保持0.02%的检测误差率。

其特殊设计的敞口结构结合疏水纳米涂层,实现IP68防护等级与抗腐蚀性能,可在水下5米深度连续工作120小时。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小米实测数据显示,该技术使机器人关节模组寿命延长至15000小时(提升2.3倍),过载故障率下降至0.07次/千小时。

目前其已通过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及无人机等三大应用场景验证,在1.5米跌落测试中保持100%的功能完整性。

需要强调的是,小米机器人的这些突破性设计为小米机器人今后应用在智能制造、医疗辅助等领域的深度布局构筑了重要的基石。

值得注意的是,眼下正值两会,人工智能与具身智能机器人已经成为了今年两会的关注焦点。在国家战略布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环境下,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已经提高到了国家战略层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