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会推荐:杭帮菜的历史探秘
G20峰会推荐:杭帮菜的历史探秘
2016年9月,G20峰会在杭州举行,杭帮菜作为接待各国领导人的主打美食,惊艳了世界。这场盛宴不仅展示了杭州的饮食文化,更让世界了解了这座城市深厚的人文底蕴。
东坡肉:千年传承的美味
东坡肉是苏轼在杭州任职期间创制的名菜,以其肥而不腻、酥香味美的特点而著称。这道菜不仅体现了苏轼的美食智慧,更反映了他与民同乐、勤政爱民的情怀。
相传,东坡肉最早起源于四川眉山,因为苏轼是眉山人,且他在黄州期间对红烧肉的制作有所记载。另一说则认为这道菜起源于江苏徐州,因为苏轼在任徐州知州时,曾亲自指导家人制作红烧肉回赠给抗洪的百姓,这道菜因此得名“回赠肉”,并在徐州一带流传开来。
苏轼创作东坡肉的原因,与他在不同地区的任职经历及与民同乐的情怀密不可分。在徐州抗洪期间,苏轼亲率全城百姓抗洪筑堤,最终保住了徐州城。百姓为感谢苏轼的功绩,纷纷杀猪宰羊、担酒携菜上府慰劳。苏轼便指点家人将这些肉加工成红烧肉,再回赠给参与抗洪的百姓。这道菜因其肥而不腻、酥香味美的特点,被百姓亲切地称为“回赠肉”,并在徐州一带流传开来。
在杭州期间,苏轼组织民工疏浚西湖,修筑堤防桥梁。杭州百姓感激之余,抬猪担酒给苏轼拜年。苏轼便指点家人将猪肉切成方块,烧成红酥酥的,分送给参与疏浚西湖的民工们。这道菜因其独特的口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东坡肉”,并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流传开来。
西湖醋鱼:八百年的文化积淀
西湖醋鱼作为杭帮菜中的经典名菜,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这道菜的制作工艺讲究,需要经过多道精细的工序。品尝西湖醋鱼时,应搭配明前西湖龙井茶,慢慢品味其鲜、甜、清、爽的感觉。
西湖醋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相传是一位嫂嫂为小叔烧制的一道加糖加醋的鱼。这道菜成菜色泽红亮,肉质鲜嫩,酸甜可口,略带蟹味。在品尝西湖醋鱼时,应搭配明前西湖龙井茶,慢慢品味其鲜、甜、清、爽的感觉。这道菜并非一道可以匆匆下咽的菜肴,而是需要细细品味的文人菜。
西湖醋鱼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晚清著名学者俞樾曾在杭州讲学30多年,距杭州百年老店楼外楼几百米远的“俞楼”就是其故居。相传今日西湖醋鱼的烹饪方法正是俞樾定型的:先把草鱼饿养两三天,吐尽泥气,活杀现烹保持鲜度,在一大锅沸水中一氽捞起,浇上调好的汁料。
龙井虾仁:茶香与海鲜的完美融合
龙井虾仁的诞生与乾隆皇帝下江南有关,相传是杭州厨师受苏轼诗句“且将新火试新茶”启发而创制的。这道菜选用鲜活河虾和龙井茶嫩芽烹制而成,清鲜味美,体现了杭帮菜的精致与风雅。
据传,乾隆帝下江南时,曾在一家小店用餐。小二瞥见其便衣下的龙袍一角,并将此事告知正在烹制虾仁的店主。受到惊吓的店主错将龙井当成葱花,与虾仁相烩。这阴差阳错间,却生出了一道名肴,便是这龙井虾仁。
龙井虾仁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选用鲜活河虾和西湖南面龙井村的新茶进行烹饪。首先将包裹着虾肉的茶叶炒香,再将虾仁炒至变色,最后加入茶叶和茶汁翻炒均匀。出锅前撒上葱花,淋上香油,一道色香味俱佳的龙井虾仁就完成了。
这道菜不仅体现了杭帮菜对食材的精良选择,更展现了杭州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龙井虾仁以其独特的口感和文化内涵,成为了杭帮菜中的一颗明珠。
结语
杭帮菜的魅力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烹饪技艺。从东坡肉到西湖醋鱼,再到龙井虾仁,每一道菜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这些美食不仅是杭州人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瑰宝。通过G20峰会这一国际舞台,杭帮菜向世界展示了其独特的魅力,让更多的国际友人了解和喜爱上了这门精湛的烹饪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