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产品经理必知:四种常见需求分析方法详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产品经理必知:四种常见需求分析方法详解

引用
CSDN
1.
https://blog.csdn.net/m0_48074617/article/details/106586873

需求分析是产品管理中的核心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成功与否。本文将介绍四种常见的需求分析方法:结构化分析、系统建模、需求加法和需求减法。通过这些方法,产品经理可以更有效地定义问题,挖掘用户真实需求,从而设计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需求分析方法

产品经理在进行需求分析时,主要需要定义问题。这通常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从现有需求中识别出有价值的需求进行实现;二是基于现有需求进行创新,规划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

常见的需求分析方法

  1. 结构化分析

结构化分析是一种传统的分析方法,其主要优点是在需求阶段不需要精确地定义系统,只需要根据业务框架确定系统的功能范围、处理逻辑和业务规则等。描述系统的方式灵活多样,可以采用图表、示例图、文字等多种方式。在系统开发前,还可以通过原型系统与最终用户进行交流和确认,因此对业务需求的要求相对较低,周期也较易控制。

然而,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分析人员和业务人员之间可能缺乏共同语言,机器无法识别业务需求书,设计阶段还需要继续与用户确认部分功能。

  1. 系统建模

系统建模的核心概念是实体和关系,基本工具是E-R图。该方法的基本策略是从现实中找出实体,然后用属性进行描述。这种方法特别适合B端产品经理,因为B端产品往往业务模型复杂、干系人众多。

大型软件系统通常很复杂,难以直接进行分析和设计,因此需要借助模型。模型是开发中常用的工具,系统包括数据处理、事务管理和决策支持。实质上,也可以看作由一系列有序模型构成,这些模型通常包括功能模型、信息模型、数据模型、控制模型和决策模型。这些模型分别在系统的不同开发阶段及开发层次建立。建立系统常用的基本工具是E—R图。经过改进后称为信息建模法,后来又发展为语义数据建模方法,并引入了许多面向对象的特点。

  1. 需求加法

在需求收集过程中,可能会发现现有需求无法满足核心主流程的设计,无法支撑业务的运行。此时,产品经理需要通过重新收集需求或凭借自身能力规划新需求来完善产品,以满足现有业务需求。这一步骤非常考验产品经理对业务的熟悉程度和产品设计思想。虽然产品经理不一定直接产出最终需求,但需要学会挖掘需求的能力,总结和发现更适合产品的需求,从而完善核心业务流程的所有功能。

  1. 需求减法

经过一轮有针对性的需求收集后,会收集到大量需求,其中可能包含许多无意义、不可实现或假需求。产品经理需要甄别并排除那些当前不实现、与当前产品无关的需求,不断进行需求减法,直到留下核心需求。这需要产品经理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围绕产品的核心业务功能进行整体筛选,去除无关需求。

总结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读者可以对需求分析的方法有基本的认知,并对需求分析的过程有一个简短的了解。产品经理的需求分析相比开发人员的需求分析可能会更抽象,因为双方关注的重点不同,但也会产生许多交集和共鸣(比如E-R图)。很多时候,需要产品经理去挖掘用户真实的需求。其实产品经理在需求分析阶段就是一个定义问题的过程,如果在定义问题时产生偏差,那么无论解决方案多么完美和完善都是白费力气。这就好比,一个人想去北方,结果你给了他一张往南方飞的机票(南辕北辙)。所以,产品经理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