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当孩子慢慢长大,作为家长,该如何把握好与孩子之间「依赖与独立」的平衡?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当孩子慢慢长大,作为家长,该如何把握好与孩子之间「依赖与独立」的平衡?

引用
什么值得买
1.
https://post.m.smzdm.com/p/an94dq40/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如何在"依赖"与"独立"之间找到平衡,是每个家长都会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电影《哥斯拉大战金刚》中的角色关系,探讨了孩子过度依赖父母的问题,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在电影《哥斯拉大战金刚》中,"全地球科研界的学术扛把子""绝对TOP级的生物学博士""地心项目的Leader"安德鲁斯博士,不仅是一位统筹地表和地心安危的科学家,还是一个需要为孩子学校成绩"被叫家长"的母亲。她与养女吉雅之间的关系,展现了父母与子女之间"依赖与独立"的复杂情感。

吉雅从骷髅岛被救后,一直生活在现代社会中,但她始终感到"这个世界没有我的容身之所"。直到影片最后,当她看到同龄孩童一起玩耍时,她选择了回到属于自己的世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依赖与独立,从来就是子女与父母之间的较量、拉扯

如何解决孩子的过度依赖?

  1. 合理分配相处的时间
    为了减少孩子对妈妈的依赖,可以适当缩减两个人相处的时间。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与其他家庭成员接触,让孩子逐渐适应与妈妈以外的人相处。

  2. 让孩子学会与别人相处
    妈妈可以把母子之间的游戏变为多人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建立起与其他家庭成员的亲密关系。比如,将两个人的投篮游戏变为三个人、四个人一起玩,让爸爸和其他家庭成员也参与进来。

  3. 教孩子学会自己玩
    很多孩子是因为自己独处时不知道该玩什么,所以才一直缠着妈妈。教会孩子自己玩,可以减轻孩子对妈妈的依赖。如果父母细心,就会发现带孩子出门购物时,孩子对超市里各式各样的商品十分感兴趣,他们会去主动地摸一摸、看一看。此时,妈妈可以就地取材,告诉孩子商品的名称与商品的特点。经过这样的行动,孩子的认知能力就能在妈妈的推动下逐渐提高,最终学会自己玩耍,自己找事做,不会再缠着妈妈。

  4. 妈妈主动去犯错
    孩子喜欢缠着妈妈,一方面是因为妈妈"要什么给什么",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妈妈总能够"十全十美"地解决问题。因此,妈妈不妨故意去犯一些低级错误,动摇孩子对妈妈的依赖心理。这一点在我家就比较搞笑,因为我本人就是个粗心+拖延症的妈妈。因此,孩子经常会在出门前帮我检查"手机,钥匙,口罩"都带了没有;遇到工作很多不得不带回家做时我也想"摆烂",孩子会"苦口婆心"地劝我"妈妈,别刷手机了,快点去做工作,做完了再玩。"哈哈哈,走孩子的路,让孩子"无路可走"。

  5. 给孩子独立玩耍的空间
    妈妈可以给孩子划分出一个适合他玩耍、并能看见妈妈的空间,时不时关注孩子的活动,让孩子知道妈妈就在附近,必要时可以和孩子说几句话。比如,提醒他不要把玩具放在嘴里、注意安全等。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另一方面也能减轻孩子对妈妈的依赖心理。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孩子3岁以后,妈妈就可以考虑与孩子分开睡的问题了。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大孩子了,不再像婴儿那样需要妈妈全方位的呵护。这样做也能很好地淡化孩子对妈妈的依恋。

如何培养独立性的孩子?

意志的独立性,是指人的意志不易受他人的影响,有较强的独立提出和实施行为的能力。它反映了意志的行为价值的内在稳定性,遇事有主见、有成就动机,不依赖他人就能独立处理事情,积极主动地完成各项实际工作的心理品质。它通常伴随着勇敢、自信、认真、专注、责任感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对孩子而言的独立性,是

  • 行为独立生活,自理、自立;
  • 是思想上有主意,不人云亦云,不受他人摆布;
  • 是有自主性,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不摆烂、不躺平

孩子2-3岁时有4个必须:

  • 自己吃饭、
  • 自己上厕所、
  • 自己穿衣服、
  • 自己刷牙和洗脸

3-5岁有2个必须:

  • 在父母的帮助下,自己洗澡5岁
  • 和父母分房,分床,自己睡

与此同时,还要重视孩子精神独立性的培养

  1. 允许孩子敢于表达,多和孩子聊天
    用不同问题引导孩子,让孩子多输出,允许孩子形成主见。

  2. 允许选择
    让孩子能够决定一些自己的事情,给予实践和练习的机会,
    尊重孩子的选择,给予一些及时、适当的指导。

  3. 允许安排时间
    在不违反大原则的情况下,让孩子能自主安排时间
    感受到逐渐掌控自己的生活。

  4. 允许处理冲突,学会适当放手
    给予处理问题和冲突的机会,学习相处模式和"边界感"

  5. 允许自己找答案
    重要的不是答案本身,而是寻找答案的过程

  6. 允许犯错误
    避免未来在重要节点上犯错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先给予在小事上试错的机会。
    通过在小事情上的试错,来获得学习注意要点。

孩子不是你的"附属品",孩子只是借由你来到这个世界罢了。
所以,永远不要越俎代庖,控制孩子,代替孩子做事情。
帮助孩子要有度,给予清晰指导指令,将步骤合理拆分,关键环节进行指导,事后复盘。
永远相信孩子,相信孩子是真棒的!相信"相信的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