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红记》:奴婢身,玲珑心,古典小说中那一抹亮眼的“红”
《娇红记》:奴婢身,玲珑心,古典小说中那一抹亮眼的“红”
奴婢在古代是地位低贱的社会底层,由于具备服务才子佳人的作用,是小说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比如元稹的《莺莺传》中婢女红娘帮助张生和崔莺莺互相传信和幽会,是促成二人感情的关键角色。
在其他一些唐传奇里,这类人物的个人意趣已经得到了重点描绘。袁郊《甘泽谣》收录的《红线传》一篇讲述了唐代潞州节度使薛嵩的侍婢红线,用神术从警备森严的田承嗣家盗走宝物金盒来施加威慑,迫使田承嗣打消了侵占薛嵩领地的念头,替主人分忧解难,避免了两地之间的战争。杜光庭《虬髯客传》则写到隋朝大司空杨素家的歌妓红拂,主动委身于献计而来的贫士李靖,与之私奔,并同虬髯客一起赞助李世民平定天下。而在裴铏《传奇》收录的《昆仑奴》中,红绡原本出身富家,却受到逼迫在一品功臣家做了侍女,一心想逃出牢笼,特意给偶然到来的崔生留下隐语,后来由崔生在昆仑奴磨勒的帮助下成功解救。
也许是出于巧合,这几位唐传奇中的婢女都以“红”为名,而且都胆大心细,有勇有谋,具备一定侠义色彩,不能当作地位低下的等闲之辈看待,也因而成为了流传千载、脍炙人口的经典人物。京剧“四大名旦”的代表作有“四红”之说,正是梅兰芳的《红线盗盒》、程砚秋的《红拂传》、尚小云的《盗红绡》和荀慧生的《红娘》。
梅兰芳 《红线盗盒》
程砚秋 《红拂传》
在明清小说中,我们依然能找到“红”系婢女的后裔,比如《红楼梦》里的小红。她虽是个昙花一现的人物,本名却犯宝、黛之讳,似乎寄托了作者对她的偏重。小红在怡红院一众丫鬟当中地位十分边缘,寻得机会在宝玉面前刻意表现,反而更被孤立。但她后来通过跑腿传话展现了自己的办事能力,成功转为王熙凤的手下;又巧用遗帕与贾芸定情。小红虽然有些工于心计,却能为自己的将来筹画,继承了出众的才能和有勇有谋的品质;且有“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这般认识,称得上是《红楼梦》丫鬟中间最清醒的一个。
小红,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但在古代小说的“红”系婢女中,最具有独立性格,甚至能和主人平起平坐的,当属元代文言小说《娇红记》中的侍女飞红。
《娇红记》一般认为是宋远所作,与王实甫改编的杂剧《西厢记》并列为“元代小说戏曲史上的双璧”。同为爱情题材,《西厢记》是喜剧,《娇红记》则是悲剧。小说的主要人物有三个:书生申纯、小姐王娇娘和婢女飞红。从书名即可看出,娇娘和飞红各为主角,戏份是不相上下的。男主人公虽然具备忠贞不二的品格,却不得不说是一个软弱的人,在与娇娘的爱情受阻之时只能独自苦闷,几乎无所作为。这一情况的出现,成就了婢女飞红这个敢爱敢恨的艺术形象。
《娇红记校证》(古体小说丛刊)
小说先写到申纯寓居舅家,与娇娘互相有意,且已幽会定情。申纯遣媒人提亲,却被王父以法律禁止近亲结婚为由拒绝。二人无计可施,只得暂时忘却种种不顺,仍旧暗中交往。此时飞红登场。
“舅之侍女飞红者,颜色虽美,而远出娇下”,“其写染诗词与娇相埒,娇不在侧,亦佳丽也”,这是小说最初对飞红的描述,可见她在外貌和文才虽然不及娇娘,却也十分出众。此外飞红还有自己的特点,那就是性格外向,“尤喜谑浪,善应对,快谈论”,与“清丽瘦怯,持重少言”的娇娘形成鲜明对比。
虽然申纯明显为娇娘魂牵梦萦,但娇娘时常看到飞红与申纯亲密直率地谈笑,难免生出疑窦和嫉妒,因此大骂飞红。申纯为了自证清白,也有意与飞红保持距离,让原本对他抱有一定好感的飞红非常难受。她发现了申纯和娇娘之间的秘密,一心想要揭发,设计使王母撞见二人在一起的场面,迫使申纯无奈离开王家,彻底搅乱了这一桩好事。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明刻单行本《评释娇红记》
此后申纯想与娇娘见面变得极为困难,好不容易登科及第,为接受庆贺得以再入王家,仍旧被处处提防。为了能与申纯往来,自矜贵重的娇娘不惜放低身段,委屈自己来侍奉飞红,平时有好玩的、珍稀的东西都拿给她消受,敬称之为“红娘子”。久而久之,飞红也被感动,化解了过去的嫌隙,与娇娘日渐亲密,愿意帮助她。岂料这时申纯却被幻化成娇娘形态的女鬼所魅惑,对真娇娘不理不睬。飞红先是疑心申纯薄情寡义,大为娇娘鸣不平;之后又明察实情,从鬼手下救出申纯,顺带提出更换申纯的居所,为申、娇幽会行方便。
后来王母病死,飞红受到王父的宠爱,家庭地位进一步提升,愈发为娇娘思谋,申请让申纯协理一些家事,以便在王家站稳脚跟。王父因此见识到申纯的才干,后悔此前拒绝了提亲,希望重订婚约。在飞红的一番筹划之下,申、娇二人的美满结局已近在眼前。
可惜天不遂人愿,一位元帅之子同时倾慕娇娘的才貌,向王家求婚,施以威逼利诱,王父不得已同意,“吁嗟好事到头非”。王父又意外得知了申纯与娇娘交往已久的秘密,大怒,被飞红好说歹说安抚下来。娇娘郁郁寡欢,一病不起,是飞红护送她登舟与申纯诀别。眼见娇娘接近崩溃,也是飞红劝说娇娘保重自身,接受现实为好。
无奈娇娘没能释怀,最终病死。申纯闻知,也殉情自杀。飞红带着悲痛处理丧事,安排两人合葬,葬毕收到娇娘的讯息,原来二人已升仙界。次年寒食祭扫新坟,两只鸳鸯上下翻飞,似为二人幻化而成,是留给飞红、其他亲人乃至所有读者的最大安慰。
南宋佚名《竹汀鸳鸯图》
从全书看来,娇娘与飞红二人本是主仆,由于申纯的到来成为情敌,又因为娇娘的深恩厚谊成为好闺蜜。在这一跌宕起伏的过程中,飞红尽管身为侍婢,形象却异常丰满起来。在她前期承受三人之间的微妙情感,给申、娇二人使绊子的时候,一些收录了《娇红记》的小说选本甚至用“可恨奸婢”“这厌物脚中钉”的恶言来评价她;而后来她全心全力帮助二人,几乎一手促成这段姻缘,评价则变为了“红儿大有谋干,可爱!”我们能发觉到这其中不变的,是飞红对事对人始终有自己的判断,以自己的感受为准,恨人则不惮发泄自己的情绪,爱人则一心一意地为对方着想,加之办事机敏,进退得当,的的确确是一个可爱之人。
《娇红记》这部小说,与其说是申纯、娇娘二人的爱情悲剧,不如说是娇娘为坚守自己选择的爱人做下的一个局。娇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烈女,当申纯拜倒在现实困境面前,想当“缩头乌龟”的时候,她的声声斥责——“兄,丈夫也!堂堂六尺之躯,乃不能谋一妇人!事已至此,更委之他人,君其忍乎!”——不能不让人为之动容。而在这个局里,飞红曾是她的敌人,后来却是她最亲密的战友,与她一起成就了这个远远超迈时代观念的爱情故事。其中的女性力量,希望能被更多读者感知。
与《西厢记》合为“元代戏曲小说双璧”的爱情悲剧
《娇红记校证》(古体小说丛刊)
[元]宋远 撰 林莹 校证
繁体竖排
32开 平装
978-7-101-16428-2
48.00元
内容简介
《娇红记》,我国中篇文言小说之滥觞,叙述了申纯、王娇娘缠绵悱恻的爱情悲剧,与《西厢记》合为“元代戏曲小说史上的双璧”。本书上承唐宋传奇,下启明代中篇文言传奇,并对《红楼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元、明、清三朝据此改编的杂剧、传奇、京剧等数十种,其中最著者乃与汤显祖《牡丹亭》媲美的孟称舜《节义鸳鸯冢娇红记》。如此重要的文言小说,罕见点校整理本。今林莹博士点校《娇红记》,以单行本《评释娇红记》为底本,校以《艳异编》、林近阳编《燕居笔记》(林本)、何大抡编《燕居笔记》(何本)、《花阵绮言》,并参校《绣谷春容》、《风流十传》等版本,略作考辨,并附“集评”和“释义”,力求提供一部文字可靠、资料详备的小说《娇红记》整理本。
作者简介
宋远,字梅洞,元初清江人。元初编选的词集《名儒草堂诗馀》卷中录其词一首,知宋远尝与刘将孙等交游。顾嗣立《元诗选》癸集之甲集录诗二首。传奇小说《娇红记》初署托名“虞伯生”,据丘汝乘《娇红记杂剧序》,才知《娇红记》小说的作者为宋远。
林莹,福建漳州人,现为同济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学士、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曾访问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主要研究领域有古代小说、域外汉学、明清文学与文化、心理文化学等。撰有论文《〈平妖传〉二十回本与四十回本关系再探——以俗字、语法、插图为中心》《论古代小说人物叙述的“文本参与”功能》《稀见明刻单行〈评释娇红记〉新考》等。
目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