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洪水走廊"到"鱼米之乡":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治理实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洪水走廊"到"鱼米之乡":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治理实践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Q25E1R60530WJTO.html?spss=dy_author

"基层治理"是指通过政府、社会组织、驻区单位、居民等多方参与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的工作。其核心在于通过自治、法治、德治的结合更好地服务于群众,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关键是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多方协同合作,共同参与基层公共事务的管理。近年来,枣庄市依托专业方法整合多方资源,通过赋能基层群众、优化治理结构、预防社会风险,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枣庄实践。

台儿庄区邳庄镇涛沟桥村位于台儿庄区东南部,因地势低洼饱受水患侵扰,素有"洪水走廊"之称。近年来,该村"两委"通过深耕"桥头"议事协商、接续稻改启航蓝图、提升公共服务效能等一系列工作开展,在全体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将该村成功打造为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深耕"桥头"议事协商,激发乡村治理活力依托涛沟桥畔这一村民们公认的固定议事场所,创立"群众提事、民主议事、协同办事"机制,通过人人发言、人人讨论、人人分析的方式,由村民大会协商制定"三纵五横"村庄规划,奠定整齐有序的村居格局。延续大家事大家议的优良传统,创新实施"阳光议事七步法",累计召开议事会48次,解决问题120余个,共同决议建成了358平方米标准化卫生室,现已惠及上千人次,解决了群众反应强烈的就医问题。

群策群力稻改启航,共绘产业发展新篇持续推进"稻改工程",建立"1名党员联系10户群众"的帮扶机制,累计完成土壤改良800亩,修建水利设施12处,摆脱内涝困扰。2024年建成全市首个"枣南稻改记忆馆",传承"战天斗地、敢为人先"的稻改精神,年均接待研学团体2000人次。注册"涛沟桥大米"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建设现代化稻米加工基地。延伸发展高效农业,2024年新增温室蔬菜大棚7个,带动就业120人,推动村集体和农户"双增收"。

聚焦聚力民意诉求,提升公共服务成效持续巩固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成果,开设"民情直通车"收集村民诉求,采纳村民建议精心策划实施民生提升工程,硬化道路4500平方米、疏浚沟渠1000米,新植苗木2000株,安装太阳能路灯37盏,还升级改造了文体广场。推进"绿满村庄"行动,创建涛沟桥生态园区,获评市级文明生态示范村、省级景区化村庄等荣誉称号,彻底改变了昔日"床上能钓鱼,旱地能撑船,冬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的艰难状况,蜕变成为水清岸绿的"鱼米之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