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楞严经》不空如来藏,一切皆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楞严经》不空如来藏,一切皆即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4I8Q5T0553GSDY.html

《楞严经》是佛教经典之一,其中关于“不空如来藏”的论述,揭示了佛教哲学中关于“空”与“有”的深刻理解。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这一重要概念。

接着来讲《楞严经》,我们的真心圆融空有,所以具足一心三藏: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

前面先是体现“空如来藏”,讲了一切皆非,也就是离一切相,连菩萨、佛也没有。

接着就是体现“不空如来藏”,也就是一切皆即,故即一切相。

「即如来藏,元明心妙。」

「译文」:“如来藏性体,原本就能明一切故妙。”

「解读」:这正体现了如来藏性虽然一切皆非,什么都没有,一法不立。但真空生妙有,无住而生心,一法不立,方能建立万法。

也就是不空如来藏,这里头具足一切,什么都有,即一切相,有无量妙用,不管是什么,它都是如来藏性的显现。

因为体用一源,有体性必定有相用,没有相用就不能显其体,体、相、用三者密不可分。

佛性不是孤零零的一个,还有灵知在,它在六根门头放光,所以是有无穷的妙用。

它大得不得了,尽虚空、遍一切处,无物不包,无法不具,一切东西由它生起,由它显现,由它变化。

所以下面说如来藏一切皆即、一切不离如来藏,它是元明心妙,元明,即本明照用,本来就能明,这个本体不是顽空。

而是能显现诸相,起妙明之用,乃是妙明之心元,这是讲从体起用。

「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风、即火。

即眼、即耳、鼻、舌、身、意。

即色、即声、香、味、触、法。

即眼识界,如是乃至,即意识界。」

「解读」:这是即七大、五阴、六根、六入、十二处、十八界。

也就是说,他们都是如来藏性的显现,都是如来藏的妙用,原本就是如来藏性。

所以七大本真,五阴、六根、六入、十二处、十八界都是如来藏性。

我们常说五蕴是覆盖我们真如自性的坏东西,现在却说它是真如自性的妙用。

其实凡夫、二乘圣人、菩萨乃至诸佛,都离不开五蕴的妙用,妙用与妄作,只相隔一线。

本文原文来自163.co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