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素描喜剧的创新与突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素描喜剧的创新与突围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7A73U660514AIGG.html

随着爱奇艺的网络综艺两季《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热播,“新喜剧”这个概念进入到从业者和观众的视野中。“新喜剧”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大致是脱口秀、素描喜剧、默剧、物件剧、漫才和偶剧等多种广义的喜剧样式的一个集合体,但是集合体中的喜剧样式,都不是新的样式。

脱口秀自不必说,《脱口秀大会》和《吐槽大会》已经将这种表演样式成功推广,并使之成为近年来比较火爆的线下演出形式,所以在《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定义的新喜剧样式中,已经不将脱口秀视为一种新喜剧。

再比如默剧,其实就是哑剧,在央视1983年和1984年的春晚中,哑剧都曾出现过,如果溯源,默剧表演还有更久远的西方戏剧传统。而漫才则是来自日本的成熟的双人喜剧表演样式,在日本也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只是近年才在国内渐渐被推广普及。

新喜剧集合体中,涵盖了不少国内观众之前知之甚少的喜剧样式,所以现在提出的新喜剧这个概念,不是说其喜剧样式之新,而是在国内出现之新。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英文名是“SUPER SKETCH SHOW”。标题中的SKETCH即sketch comedy,中文直译为素描喜剧,也是大赛的主打样式,这是一种在美国发展多年,极其成熟的喜剧样式。本文将介绍素描喜剧的一些特点。


爱奇艺网络综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什么是素描喜剧

素描喜剧起源于美国,一般认为其来源于近百年前的杂耍表演(vaudeville),包含歌舞杂耍,其间也穿插有脱口秀表演和素描喜剧表演。

1975年,包含有大量素描喜剧段落的喜剧综艺节目《周六夜现场》(Saturday Night Live,简称SNL)在NBC电视台播出,可以说是确立了素描喜剧的重要地位。这档节目至今仍在播出。

素描喜剧通常是一个不到10分钟的短的喜剧节目。有时被翻译成美式小品,这个译法揭示了素描喜剧和国内观众熟知的小品具有相似性。首先它们都是一种喜剧表演形式,有角色有场景,其次它们都是喜剧,以引发观众的笑为表演目的之一。

从戏剧的层面来说,两者通常都在一个戏剧场景中完成表演。表演时,角色有一个单一的场景目标,当角色完成场景目标,或者场景目标发生变化时,场景就结束。在素描喜剧中,对完成场景目标的手段,进行不断升级,直到目标达成/失败,或者无法继续升级,最后的结束是一个转折,即场景目标结束,或者是一个更大的荒谬节拍,意味着场景目标升级到无法完成。而国内小品大部分遵循着短故事的逻辑,有起承转合,场景通常结束在故事的结尾处。

当然这些区别也不是绝对的,比如国内小品的开山之作,1984年春晚的《吃面条》,从素描喜剧的构成要素来看,可以说是个比较标准的素描喜剧作品。


1984年春晚小品《吃面条》

首先,素描喜剧和所有一切戏剧样式一样,需要一个设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谁、在哪里和干什么。在《吃面条》这个小品中,导演和临时演员,在拍摄现场,拍摄一场吃面条的戏。

其次,素描喜剧需要找到一个反常点,这个反常点通常来自人物的缺陷,或者场景中不合常理的地方。在这个小品中,反常点就来自陈佩斯饰演的临时演员的缺陷,也就是他并不具备演员所必需的技能。正如卡普兰在《喜剧这回事》中对喜剧的定义,就是不具备必要技能的角色,虽然经过不懈的努力,依然不能完成自己的目标。在小品中,由于不具备演员的技能,尽管陈佩斯试验的临时演员,一次次吃面条吃到撑坏了胃,依然没能完成拍摄。

而重复吃面条的动作,就是素描喜剧的第三个结构要素,即不断重复的反常点,被称为游戏。从戏剧层面来说,这个不断重复的过程,就是喜剧角色为完成场景目标而做出的一次次不懈的努力。在戏剧场景中,戏剧冲突的强度是需要不断加强的。这就是素描喜剧中的升级,在中文的喜剧术语中就是常说的翻番,这种升级会有起码三次,也可以更多。在这个小品中,从陈佩斯一开始因为没吃饭偷吃一碗面条,再到试演吃第二碗,然后正式开拍吃第三碗,拍摄失败不得不吃第四碗,并因为吃得过多,无法完成拍摄。拍摄中因为自己的表演能力缺陷,错误百出,始终无法完成演出,同时随着面条越吃越多,生理上的困难也达到极限,最终无法坚持。利用一碗碗的面条在加重角色的困难程度,角色从最初的偷吃成功窃喜,到第二碗面条的满不在乎再到第三碗面条吃下后弯不下腰,坐在椅子上继续拍摄,到第四碗吃下后不断打嗝说不出台词并最终放弃,困难越来越大,最终无法克服。升级四次,最终以角色放弃作为结尾。

这个小品中,场景是非常正常的,只有陈佩斯饰演的这个角色是反常的,通常这种素描喜剧被称为角色游戏。而这种带有反常特质的角色,被叫作怪人。朱时茂饰演的角色是正常人,被叫作直人。

相对于场景正常的角色游戏,还有一种设定游戏,反常的部分是作品的场景,更确切地说反常的是情境。赵本山的春晚小品《红高粱模特队》就是个设定游戏,一群朴实的劳动者来到和他们日常生活情境反差巨大的时装表演的舞台上。角色游戏的反常点是因为怪人的缺陷给角色带来困境。那么设定游戏就是反常的情境给角色带来困境。

既然一个素描喜剧作品基本上相当于戏剧中的一个场景,那么在剧情展开的过程中,需要聚焦于角色的场景目标,不能出现转换,也不能出现偏移。可以说,国内一部分小品之所以不好笑,常见问题之一就是为了追求戏剧效果,常在作品中间出现反转和转折,将场景目标转换。

素描喜剧的创作流程

如何运用戏剧规律和喜剧原理,创作出一个素描喜剧作品,也有一整套完善的和有效的创作流程。下面介绍其中一种常用的,也是产出了大量《一年一度戏剧大赛》作品的流程。

首先是找到一种负面情绪。从负面情绪产生作品的方法,脱口秀创作中也被广泛使用,脱口秀创作工具书《喜剧的艺术》(朱迪·卡特著)就是采用这种方式。进化心理学将人类的情绪分为六种:快乐、悲伤、愤怒、厌恶、恐惧和惊讶。除了快乐,其他都是负面情绪。而负面情绪通常代表人面对的一种困境,例如悲伤,是因为失去,也就是面临的困境是失去。比如亲人离世、失恋等。例如愤怒,是人类面临危及自身生存的困境时,激发出的“战与逃”的反应,比较轻微的愤怒就是生气。而厌恶,则是人对可能的侵害的一种躲避,不只有自然物,比如可能致病的肮脏物,也扩展到可能侵害自己的不道德行为。

产生负面情绪就意味着人可能面临某一种不得不做出反应和动作的困境。而喜剧,就像前面引用的《喜剧这回事》的定义,就是普通人面对困境不断做出注定不会成功的努力。那么我们如何看待和处理某种负面情绪,就可以成为喜剧的灵感。

还是以《吃面条》为例,我们用素描喜剧的创作方法,来反推其中的负面情绪,可以描述为:我(朱时茂)对临时演员(陈佩斯)感到讨厌,因为他没能力完成拍摄。这是一种很广泛存在的负面情绪,就是人们面对没有能力完成好自身任务,从而侵害到他人利益的人的厌恶。

找到一个广泛存在和观众有很大共鸣的负面情绪,可以说不仅是好的素描喜剧作品的起点,也是好的喜剧作品的起点。例如高票房喜剧《你好李焕英》的强烈而又有广泛共鸣的负面情绪就是失去亲人的悲痛。

如何找到广泛共鸣的方法,艺术家们早就明白,那就是贴近生活。《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做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其成功作品大多数都建立在广泛的共鸣之上,如《互联网体检》,其负面情绪来自对网站会员服务巧立名目乱收费的气愤,《三毛保卫战》的负面情绪来自打工人对脱发的担忧,《时间都去哪儿了》的负面情绪则来自沉迷手机浪费时间的悔恨。而近年被吐槽比较多的春晚小品,普遍存在不接地气,负面情绪要不是虚假的,要不就是不能和广大观众共鸣的,这也是很多春晚小品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爱奇艺网络综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令人产生负面情绪的对象,可能是一个人,比如《吃面条》中的能力不行的临时演员,可能是一种现象,比如赵丽蓉的小品《打工奇遇》中的饭店乱收费现象。负面情绪对象之中是包含了反常点的,《吃面条》中,反常点在于临时演员不会演戏,《打工奇遇》中是巧立名目卖高价。

找到负面情绪对象中包含的反常点之后,就可以建立有效设定。素描喜剧的角色游戏中,反常的是角色,情境是正常的,用来凸显角色的反常。《吃面条》中,拍摄影片的情境是正常的,而不合格的临时演员是反常的。素描喜剧的设定游戏中,反常的则是情境。《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一季的作品《互联网体检》中,按照网站会员收费规则不断加收会员费体检医院则是反常的。作品中的负面情绪来自视频网站提前看片需要加钱,网盘下载提速需要加钱等利用用户希望提速心理不正当获利的行为。虽然令人讨厌,但是对用户的生活影响其实不大。但是通过置换到医院体检情境之后,放大了这种收费行为的害处,体检结果关系到身体健康,用户获得最终结果的重要性是增加了的,同时在体检用户也需要及时得到结果,交给公司人事部门,更增加了尽早获知的迫切性,这样用户不得不接受一次次额外交费。换句话说,是放大了角色的困境,凸显了额外收费的令人厌恶的程度。

在设定游戏中,找到能够凸显反常点的设定是有一定难度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头脑风暴的办法,不断更换设定中的场景,筛选出可能场景,有时还是不能完全确定,可以通过后期的反复试演,通过观众现场反应和调查反馈来确定。

设定完成之后,也就意味着反常点确定,游戏就是从反常点中来,可以说是为达到场景目标反复采取的行动。而动作升级则意味着角色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大。在《吃面条》中,临时演员一直是不合格的,困难程度是随着吃进肚子中的一碗碗面条,生理上不适不断增大。

升级到最后无法升级,则可以用一个大的转折或者一个最大的荒谬来结束作品。

当完成了从负面情绪到设定再到游戏升级直至结束之后,可以写成初稿,可以说完成一个剧本创作流程。剧本初稿完成后可以进行修改,也可以排演,再根据现场观众的反馈,对剧本进行打磨完善。经过若干次这样的循环往复,一个作品才有可能达到基本满意的效果。《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二季在节目的后期,放出了不少已播出节目的展演版本。和最终播出版相比,有些作品修改不大,有的作品改动非常大,有的节目除了最终播出的版本之外,还有另外数个完全不一样的版本,相信是根据观众反馈和现场效果确定了最终版本。

从共鸣广泛而强烈的负面情绪入手,按照素描喜剧的要素逐步搭建和完善作品,是《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大部分作品的基本创作流程。这种创作流程,不仅符合戏剧的一般规律,而且步骤清晰,标准统一。按流程创作的另外一个好处在于,利于整个团队人员,编剧、导演、演员以及制作人员协作共创。从两季《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最终播出效果和观众口碑来看,其不失为近年来最成功的喜剧综艺之一。除了题材的共鸣度高,演员发挥出色之外,这种完善流程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播出节目的基本质量。

素描喜剧在国内的发展前景

素描喜剧这种样式在美国已经完全成熟,在国内则发展了数年,2016年播出的综艺《今夜百乐门》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个大规模采用素描喜剧样式的节目,借鉴了SNL的节目形式,推出了不少好作品和好演员。随后笑果文化团队也推出了SNL中国版本,播出两季。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可以看作是前面两者的迭代版本。第一是更专注于素描喜剧为主的新喜剧样式,第二是采取了国内综艺节目屡试不爽的比赛制加真人秀的综艺形式,第三是在素描喜剧创作中,做出了更符合国内观众欣赏习惯的调整,使得节目的可看性大大增加。参加节目的很多演员和编剧也随着节目的大火而获得了更多的机会。2022年央视春晚、地方台的春晚、跨年晚会以及各种喜剧演出中活跃着这些演员的身影。

国内的一些主要喜剧厂牌也开拓了新喜剧的产品线,素描喜剧当然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素描喜剧在国内的逐步兴起,还带来喜剧小品创作方法的更新。从国内脱口秀的发展经验来看,除了《脱口秀大会》等综艺带动的迅速扩大的市场需求之外,同步引进国外成熟的创作方法,也让很多有意愿有能力的普通人能迅速加入演员队伍。有完善的方法论支撑的素描喜剧的发展同样未来可期。

素描喜剧的一个优势是时长短,笑点密集,与短视频内容有很高的契合度。而搞笑内容在短视频中占比非常高,如果用素描喜剧的方法,创作出吸引观众的作品,不失为一种可持续的内容输出模式。以生活中负面情绪为起点的创作,又能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与观众的共鸣,有可能形成高话题性高流量的内容,从而能为创作者和平台带来更大的收益。

对素描喜剧的从业者来说,从美国成熟的经验来看,上升空间是巨大的。美国著名喜剧演员金·凯瑞就是出身于SNL,素描喜剧组合“黑人兄弟”(K&P)的乔丹·皮尔编剧、导演的《逃出绝命镇》更是获得多项奥斯卡提名,最终获得最佳原创剧本奖。国内的演员和编剧们也逐渐获得了更多的合作机会,可以向着更广阔的领域发展。

目前新喜剧有一个发展瓶颈:人才。日本和素描喜剧类似的日式短剧,每年都会举办《短剧之王》(the conte)大赛,2023年参赛组合达到了3018组,参赛选手达到6000多人,而《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招募的选手只有约3000人左右,其中还有不少非专业喜剧演员,如果国内新喜剧需要更快更大的发展,有赖于更多的专业喜剧演员和编创者的出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