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慢组合的投资智慧与优化思考
简慢组合的投资智慧与优化思考
简慢组合通过配置五类资产(国内股票、海外股票、纯债等),每类资产占比20%,实现了低相关性的资产配置,同时通过年度再平衡进行持续优化。这种投资策略不仅适合市场环境低迷时的配置需求,也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一个简单易行的投资方案。
投资智慧
简慢组合的投资智慧,如果说多元资产配置、低相关性这些方面的话,并不能体现出来它的独特性,而最大的不同是它的确定性,或者说是对于普通投资者的确定性。通过近几年对投顾组合的观察与跟踪,发现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在专业知识、研究投入、信息获取方面,都处于绝对的劣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决策有效性是存在疑问的,或者说无法保持长期对市场的感知。
在这种背景下,简慢组合通过指数基金的确定性与配置比例的确定性,用完全客观的方式构建了组合,极大的规避掉普通投资者的主观因素。
指数基金的确定性
从历史分析来看,主动基金确实具备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但是具体到一只基金来说,基金的风格、行业、基金经理的变化,对基金的投资结果都有很大的影响,并且这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简慢通过配置沪深300与中证500指数基金,标普500与纳斯达克100指数基金,构成了对主要上市公司的覆盖,并且跟随指数新陈代谢,极大地提升了组合的确定性,同时费用损耗也比较小。
配置比例的确定性
大类资产之间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很难进行有效跟踪和调整,并且咱们作为普通投资者,对于资产的判断非常片面,并不能做出有效的决策。
简慢组合每一类资产都通过20%的配置比例进行配置,这与动态调整配置比例,或者行业轮动的方式有很大不同。组合本身不做资产类别的配置比例判断,通过固定比例进行定期平衡,整个组合的决策都是相对客观的,投资者自身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优化思考
如果说基于上面的投资智慧直接一次性买入,恐怕也有一些问题。比如简慢组合成立以来,最大回撤有-25.48%,对于历史测算的回撤数据有30%,如果买入之后全仓承担了这样的回撤水平,账户压力也不小。
实际投资中,可以考虑通过两种方法,去进行优化,分别是渐进式买入和增加不同的资产类别。
逐步提升仓位
由于组合本身持有的股票类资产比较多,所以买入节奏也是需要控制的,一次性买入直接把仓位提升到很高的比例同样会有风险,可以进行买入部分的优化。比如通过定投的方式,按照配置比例一笔一笔买,或者把组合不同类型的股票资产拆开来买入,保证最终比例的一致。
增加资产类别
组合中另外一个主观因素,是资产类别,可以进行扩展,比如纳入海外债券、黄金等不同类型的资产,或者增加固收类资产的比例,让组合的曲线相对更平滑一些。
简慢组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投资思路,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进行更多的改造,形成适合自己的组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