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科普——人参篇
中医药科普——人参篇
人参,作为传统中医药的重要药材,具有悠久的使用历史和丰富的药用价值。本文将详细介绍人参的名称、分布、功效、用法用量、禁忌以及相关药方和食疗方,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珍贵药材。
名称与分布
人参的别名众多,包括棒锤、山参、园参、参叶、有人衔、鬼盖、地精、神草、血参、土精、人徼、玉精、黄参、海艘、雏石、百尺杆、金井玉兰和孩儿参等。
人参主要分布于中国、俄罗斯和朝鲜。在中国,人参主要分布于辽宁东部、吉林东半部和黑龙江东部。在中国吉林、辽宁栽培甚多,河北、山西有引种;朝鲜和日本也多栽培。一般生于海拔数百米的落叶阔叶林或针叶阔叶混交林下。喜质地疏松、通气性好、排水性好、养料肥沃的砂质壤土;喜阴,凉爽而湿润的气候对其生长有利;耐低温,忌强光直射,喜散射较弱的光照。
人参的功效
人参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人参的根,主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性味
味甘、微苦,微温
归经
归脾、肺、心、肾经
主治
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①《本经》:主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②《别录》:疗肠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肋逆满,霍乱吐逆,调中,止消渴,通血脉,破坚积,令人不忘。
③《药性论》:主五脏气不足,五劳七伤,虚损瘦弱,吐逆不下食,止霍乱烦闷呕哕,补五脏六腑,保中守神。消胸中痰,主肺痿吐脓及痫疾,冷气逆上,伤寒不下食,患人虚而多梦纷纭,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调中治气,消食开胃。
⑤《珍珠囊》:养血,补胃气,泻心火。
⑥《医学启源》:治脾胃阳气不足及肺气促,短气、少气,补中缓中,泻肺脾胃中火邪。《主治秘要》:补元气,止泻,生津液。
⑦《滇南本草》:治阴阳不足,肺气虚弱。
⑧《本草蒙筌》:定喘嗽,通畅血脉,泻阴火,滋补元阳。
⑨《纲目》:治男妇一切虚证,发热自汗,眩晕头痛,反胃吐食,痎疟,滑泻久痢,小便频数,淋沥,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痿痹,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诸病。
用法用量
3~9g,另煎兑入汤剂服;野山参若研粉吞服,一次2g,一日2次。不宜与藜芦同用。
注意禁忌
实证、热证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茯苓为使。恶溲疏。反藜芦。
②《药对》:畏五灵脂。恶皂荚、黑豆。动紫石英。
③《药性论》:马蔺为使.恶卤咸。
④《医学入门》:阴虚火嗽吐血者慎用。
⑤《月池人参传》:忌铁器。
⑥《药品化义》:若脾胃热实,肺受火邪,喘嗽痰盛,失血初起,胸膈痛闷,噎膈便秘,有虫有积,皆不可用。
人参的药方
①治营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人参(去芦)、白术、茯苓(去皮)、甘草(炙)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常服温和脾胃,进益饮食,辟寒邪瘴雾气。(《局方》四君子汤)
②治胃虚冷,中脘气满,不能传化,善饥不能食:人参末二钱,生附子末半钱,生姜一分(切碎)。上三味和匀,用水七合,煎至二合,以鸡子一枚取清,打转,空心顿服。(《圣济总录》温胃煮散)
③治肺虚久咳:人参末二两,鹿角胶(炙,研)一两。每服三钱,用薄荷、豉汤一盏,葱少许,入铫子煎一、二沸,倾入盏内,遇咳时,温呷三、五口。(《食疗本草》)
④ 治三、二年间肺气上喘咳嗽,咯唾脓血,满面生疮,遍身黄肿:蛤蚧一对(全者,河水浸五宿,逐日换水,洗去腥,酥炙黄色),苦杏仁(去皮尖、炒),甘草(炙) 各五两,知母、桑白皮、人参、茯苓(去皮),川贝母各二两。上八味为末,净磁合子内盛。每日用如茶点服。(《卫生宝鉴》人参蛤蚧散)
⑤治阳虚气喘,自汗盗汗,气短头运:人参五钱,熟附子一两。分为四帖,每帖以生姜十片,流水二盏,煎一盏,食远温服。(《济生方》)
⑥治心气虚损,怔忡而自汗者:猪腰子一只,用水两碗,煮至一盏半,将腰子细切,入人参半两,当归(上去芦、下去细者,取中段)半两。并切,同煎至八分,吃腰子,以汁送下。有吃不尽腰子,同上二味药滓,焙干,为细末,山药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百一选方》)
⑦ 治心气不定,五脏不足,恍惚振悸,差错谬忘,梦寐惊魇,恐怖不宁,喜怒无时,朝差暮剧,暮差朝剧,或发狂眩:远志(去苗及心)、石菖蒲各二两,人参、白茯苓(去皮)各三两。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七丸,加至二十丸,温米饮下,食后临卧日三服。(《局方》定志丸)
⑧治消渴引饮无度:人参、天花粉各等分。生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麦冬汤送下。(《仁斋直指方》玉壶丸)
⑨治消渴引饮:人参为末,鸡孑清调服一钱,日三、四服。(《纲目》)
⑩止血后此药补之:大人参(去芦)二两,大枣五枚。每服水二盏,煎一盏。细呷之,服后熟睡一觉,诸病除根。(《十药神书》独参汤)
⑾治吐血下血,因七情所感,酒色内伤,气血妄行,口鼻俱出,心肺脉散,血如涌泉:人参(焙)、侧柏叶(蒸焙)、荆芥穗(烧存性)各五钱。为末,用二钱,入飞罗面二钱,以新汲水调如稀糊服,少顷再啜。(《中藏经》)
⑿治小儿惊后瞳人不正者:人参、阿胶(糯米炒成珠)各一钱。水一盏,煎七分。温服,日再服,愈乃止。(《仁斋直指方》)
⒀治下痢噤口:人参、莲子肉各三钱。以井华水二盏,煎一盏,细细呷之,或加姜汁炒黄连三钱。(《经验良方》)
⒁治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人参、甘草、干姜、白术各三两。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金匮要略》人参汤)
⒂治霍乱心烦躁:肉桂二分(末),人参半两(去芦头)。上以水一大盏,煎至七分,去滓,分温二服。(《圣惠方》)
⒃治虚疟发热:人参二钱二分,雄黄五钱。为末,用棕尖捣丸,梧子大。发日侵晨,井华水吞下七丸,发前再服。忌诸般热物。(《丹漠纂要》)
⒄治妊娠酸心吐清水,腹痛不能饮食:人参(去芦)、干姜(炮)各等分。上为末,用生地黄汁,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下,食前服。(《局方》小地黄丸)
⒅治吐血 人参一味为末,鸡子清投新汲水调下一钱,服之。(《胜金方》)
⒆治老人气虚淋证 人参、白术、山栀子仁、木通。上等分为咀,水煎,食前服。(《古今医统》引《经验秘方》)
⒇治癃闭 人参、麻黄各一两。水煎服。(《时方妙用》)
(21)治一切水气,通身肿满 人参一两半,葶苈子四两(锅内铺纸炒黄)。为末,枣肉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桑皮汤下,空心,食前,日三服。(《卫生易简方》)
(22)治小儿惊后瞳仁不正 人参、阿胶(糯米炒成珠)各一钱。水一盏,煎七分,温服,日再服,愈乃止。(《直指方》)
(23)治疮疡久不收口 人参,净口嚼烂,罨疮上自敛。(《疡医大全》)
(24)三参生脉饮: 人参6克,丹参15克,苦参15克,麦冬12克,五味子6克。以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10日为一疗程。本方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血液黏度,并有明显的抗心律失调作用。
食疗方
1.参附膏
人参15克,制附子10克,白糖10克。先煎制附片1小时,后入人参,煎取浓汁600毫升,加入白糖,每服100毫升,每日3次。
功效:回阳固脱。
2.参枣饮
党参30克,大枣10枚。将党参、大枣洗净,加清水适量,浸渍2小时,煎煮40分钟,取汤温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功效:健脾益胃,补气生血。主治脾胃气虚、饮食减少、大便稀溏;血虚所致面色萎黄、消瘦乏力等。
3.参归腰子
猪肾1只,人参、当归身各15克。先将人参、当归洗净,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在砂锅内,加入清水适量,浸泡2小时。剖开猪肾,挖去白色筋膜和臊腺,清洗干净,放入砂锅内一并加热清炖。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过煮30~40分钟。捞出猪肾,待冷后切成薄片,酌加适量酱油、醋、香油、姜丝、蒜末等调料。吃腰片,喝汤。
功效:补肾益气,养血安神。用治肾气虚弱,气血不足,阳萎,遗精,腰酸膝软,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失眠,自汗、乏力。
4.补虚正气粥
黄芪30克,人参10克,大米90克,糖适量。将黄芪、人参切片,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入砂锅煎沸,煎出浓汁后将汁取出,再在参、芪锅中加入冷水如上法再煎,并取汁。将上述药汁合并后分成两份,早晚各用一份,同大米加水煮粥,粥煮熟后加白糖食用。早、晚餐空腹食用,5天为一疗程。
功效:补元气,健脾胃。适用于五脏虚衰、久病赢瘦、心慌气短、体虚自汗、慢性泄泻、脾虚久痢、食欲不振、气虚浮肿等一切气衰血虚之症。
5.参麦甲鱼
活甲鱼1只(1500克左右),人参10克,麦冬6克。将甲鱼宰杀,放沸水中烫15分钟左右,取出裙边留用。剖开甲壳,撕去甲壳上的粗皮,去除内脏和头、爪,清洗干净、切成小块。人参、麦冬洗净。将人参、麦冬、姜片、葱段、食盐和料酒放入大碗内,放上甲鱼块,盖上甲鱼壳,加入鸡清汤,上笼蒸1小时左右。酌加味精、胡椒粉。当莱或点心食用。
功效:补肾固精,健脾润肺。用治肺肾亏虚,阳萎,早泄,咳嗽,气促和年老体弱、病后体虚者。健康人经常食用,可收防瘟抗老之功。
6.参麦甲鱼
活甲鱼1只(1500克左右),人参10克,麦冬6克。将甲鱼宰杀,放沸水中烫15分钟左右,取出裙边留用。剖开甲壳,撕去甲壳上的粗皮,去除内脏和头、爪,清洗干净、切成小块。人参、麦冬洗净。将人参、麦冬、姜片、葱段、食盐和料酒放入大碗内,放上甲鱼块,盖上甲鱼壳,加入鸡清汤,上笼蒸1小时左右。酌加味精、胡椒粉。当莱或点心食用。
功效:补肾固精,健脾润肺。用治肺肾亏虚,阳萎,早泄,咳嗽,气促和年老体弱、病后体虚者。健康人经常食用,可收防瘟抗老之功。
7.人参莲子汤
人参5克,莲子20克,冰糖10克,炖1~2小时。隔日一次。
有些成年女性体形偏瘦,乳房中脂肪积聚也较少,故乳房不够丰满。此时应多吃一些热量高的食物,如蛋类、肉类、豆类和含植物油的食品,以增加热量在体内的积蓄,乳房也会由于脂肪的积蓄而变得高耸而有美感。
8.砂锅人参鸡
嫩母鸡1只(约1250克),人参3克。将入参洗净,切成薄片。将母鸡宰杀,退去毛桩,去除内脏,剁去鸡爪,投入沸水锅内氽透,捞出,洗净,沥去水分。在铁锅中放人猪油烧热,投入葱、姜,煽出香味,烹入料酒,加入奶汤、精盐和味精,将汤煮沸几次后,拣出葱、姜,倒入砂锅内,再将母鸡和人参—并故人砂锅内,用文火炖煮,以鸡肉熟烂为度。撇去浮油。当菜或点心食用。
功效:温中益气,补粘添髓。用治劳伤虚损,气血不足,阳萎,失眠,健忘,惊悸,食少,泄泻,消渴,小便频数。
9.人参茶
茶叶15克,五味子20克,人参10克,龙眼肉30克。五味子、人参捣烂,龙眼肉切细丝,共茶叶拌匀,用沸水冲泡5分钟,随意饮。
功效:健脑强身,补中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