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李承贵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会通形式及其意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李承贵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会通形式及其意蕴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57885953_121119368/?pvid=000115_3w_a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会通,是近现代中国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学术命题。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种会通经历了多种形式的发展与演变。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在百余年间的交合互动,总结其主要的会通形式及其深层意蕴。


考之百余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交合互动的历史,其会通形式大致可概括为同质会通、补位会通、诠释会通、载体会通、实践会通等五种形式。同质会通是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中具有“同质性”内容进行会通;补位会通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通过互相补充对方的缺陷以实现会通;诠释会通是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诠释,以使二者相契的思想元素实现会通;载体会通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通过载体(主体)的介绍、传播与接受而实现会通;实践会通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在指导和总结革命实践中实现会通。五种会通各具内涵、各具特性、各具价值,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会通在形式上表现为多样性、在内容上表现为深刻性、在思想上表现为关怀性、在理论上表现为创新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