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超过65岁,血压控制在多少合适?新版《指南》发布,这四个要点必须知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超过65岁,血压控制在多少合适?新版《指南》发布,这四个要点必须知道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A50AE0O05521FEX.html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被称为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仍呈持续升高的趋势。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达27.5%。2024年8月11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正式发布,为高血压的诊断、治疗和管理提供了最新的指导建议。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被称为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仍呈持续升高的趋势。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达27.5%。
高血压治疗是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中之重,有效控制高血压能最大程度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024年8月11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以下简称《指南》)正式发布,我国高血压防控工作迎来了新的里程碑。
《指南》在2018年版的基础上,根据国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修订完成,在高血压的诊断、分期、分型及降压治疗方案提出了新的推荐建议。

不建议使用水银血压计

随着家庭血压监测的推广,血压计普及到很多家庭,特别是家里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家庭,血压计基本成了标配。
但在血压计的选择上,很多家庭会犯难,电子血压计、水银血压计选哪种更好?
《指南》明确指出,不建议使用水银血压计,推荐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时,应相隔30-60s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如何正确测量血压?赶紧收下这份新的血压测量攻略~
静息状态下坐位安静休息至少5min后,测量上臂血压,上臂应置于心脏水平。
首诊时测量两侧上臂血压,以血压读数较高的一侧作为测量血压的上臂(Ⅰ,B)。
测量血压时,应相隔30-60s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如果收缩压或舒张压的2次读数相差10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Ⅰ,C)。
老年人、糖尿病或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应该加测站立位血压。站立位血压在卧位或坐位改为站立位后1min和3min时测量。

家庭血压和动态血压水平纳入诊断

血压测量根据环境的不同分成两种: 在医院由医护人员测量的血压称为诊室血压;如果是自己在家里用家用血压计测量的血压,即为家庭血压。
以前是以诊室血压作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而《指南》保留了诊室血压的同时,又新增了家庭血压(≥135/85mmHg)和24小时动态血压(≥130/80mmHg)作为诊断依据。
也就是说,如果家庭血压连续5天的平均值≥135/85mmHg,也可诊断为高血压。

表1 基于诊室血压、家庭血压和动态血压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启动降压治疗的时机

关键看心血管风险

早发现、早治疗是高血压防控的重要举措。很多患者会问,血压达到多少要开始服药?
2018版指南指出,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血压仍≥140/90 mmHg和(或)高于目标血压的患者应启动药物治疗。
而新版《指南》为降压治疗启动时机确立了更科学的流程:
首先,强调并实施生活方式干预作为初始步骤;
其次,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受损状况及临床并发症,以全面进行心血管风险分层。


图1 基于血压水平和心血管风险启动降压治疗的时机

也就是说,患者确定降压治疗的启动时机,不再只看血压水平,需要结合血压分级与心血管风险评估综合考量。
血压水平≥160/100mmHg的高血压患者,应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Ⅰ,A)。
血压水平140-159/90-99 mmHg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为中危及以上者应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Ⅰ,A)。低危者可改善生活方式4-12周,如血压仍不达标,应尽早启动降压药物治疗(Ⅰ,C)。
血压水平130-139/85-89 mmHg的正常高值人群,心血管风险为高危和很高危者应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Ⅰ,B)。低危和中危者,目前没有证据显示可以从降压药物治疗中获益,此类人群应持续进行生活方式干预(Ⅰ,C)。

65~79岁老年人

血压控制在<140/90mmHg

对于降压目标,《指南》也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了个性化的降压目标推荐。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逐渐上升。在我国第五次高血压调查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超过55%。控制老年人血压,不仅有利于减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还可以保护认知功能,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因此,在进行老年高血压患者管理时,应进行更加严密的监测,除了关注血压本身的特征之外,还要兼顾其他伴发心血管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伤的管理。
《指南》提出,老年人的降压根本目标是降低心、脑、肾与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的总危险。
血压水平也并非越低越好,65~79岁的老年人推荐诊室血压控制<140/90mmHg,如能耐受,可降低至<130/80mmHg;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血压控制<150/90mmHg,在耐受性良好的前提下,可以尝试将血压控制<140/90mmHg。
对于存在心血管风险或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在可耐受的的条件下,推荐诊室血压目标为<130/80mmHg。

图2 诊室血压目标

除此之外,《指南》进一步强调了生活方式干预在高血压防治中的重要性,推荐高血压患者进行运动干预,具体的方式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冥想与呼吸训练、柔韧性训练与拉伸训练。
对于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推荐以有氧运动为主(中等强度,每天30min,每周5-7d),以抗阻运动为辅(每周 2~3 次)的混合训练,也建议同时结合呼吸训练与柔韧性和拉伸训练。
如果血压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不推荐进行高强度运动。
《指南》的更新,涵盖了高血压的诊断、治疗、管理等多个方面,为提高我国高血压的防控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资料: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高血压联盟(中国),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病学分会,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J].中华高血压杂志(中英文),2024,32(7):603-700.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