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邵武举办第六届春社民俗文化旅游节,展现传统文化魅力
福建邵武举办第六届春社民俗文化旅游节,展现传统文化魅力
春社民俗文化旅游节是福建省邵武市的重要文化活动,自2019年首届举办以来,已成为当地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3月9日,第六届春社民俗文化旅游节在邵武市沿山镇举办,吸引了近3万名游客参与,展现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和蓬勃的文旅发展活力。
3月9日,邵武市第六届春社民俗文化旅游节在邵武市沿山镇举办,吸引了四方游客慕名而来,参与到开犁祈丰收、春社嘉年华、食韵沿山等系列活动中,共同翻开春的篇章。
上午9时,活动在富有中华传统意蕴的“惊蛰开犁”仪式中拉开序幕。鸣锣开犁后,身着蓑衣、头戴斗笠的农户用牛角吹响了春耕的号角。沐浴着酥雨春风,牛耕、机械耕作等春耕技术形态在田间地头齐上阵,一架架农业植保无人机、农业植播无人机灵活穿梭,展现出现代化农业的推广普及,持续点燃观众热情。
沿山镇红路村村民彭淑华说:“小时候看仪式只是看个热闹,没想到还有这么多寓意,让我们对自己的民俗节日有了更深的认识。”她的孩子钟婷婷今年第一次观看开犁仪式,表演结束后还意犹未尽:“太有意思了,明年我还想来!”
上午10时许,春社嘉年华活动正式启动。现场进行的“开笼仪式”别开生面,主舞台上巨大蒸笼的盖子在十几个人共同发力下被抬起,里头的包糍香味四溢,吸引市民游客纷纷拍照打卡。启动仪式上,本次活动的吉祥物包糍哥、包糍妹首次登台亮相,文艺工作者们还演唱了沿山镇主题歌曲“沿山恋曲”、表演了钱棍舞等地方特色民俗文艺节目。
现场,同步举办“千人宴”“百家摊”等活动,为市民游客提供琳琅满目的各类美食、农特产品及互动环节。据悉,本届“春社民俗文化旅游节”开幕当天吸引人流量近3万,各类商品销售额预估约450余万元。
“我们是第三年参展了,卖的是我们洪墩镇的特色小吃笋饼。前两年做了近三百斤,都卖掉了。今年趁势而上准备了四百多斤,一上午就已经卖得差不多了。”参展商户邓正玉告诉记者,春社活动有颜值、有人气,也让他们有了信心。
据介绍,沿山春社开犁民俗历史悠久,旨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于2020年被列入第六批邵武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春社,是中国传统民俗之一,起源可追溯至商周时期,经过2000多年的演变,已成为祭祀土地神、祈求丰收、十里八乡亲朋宴饮游乐的节日。邵武自2019年举办首届春社民俗文化旅游节以来,持续挖掘文化底蕴、传承乡风文明,不断创新活动内容与形式,将特色民俗与乡土美食融合,打造“食韵沿山”特色品牌,助推农文旅融合发展,让春社民俗文化旅游节发展成为邵武的民间盛事和文化名片。
“我第一次参加邵武沿山的春社文化节,给我感觉场面非常壮观,节日氛围特别好。”武夷学院旅游学院教授、文化管理系主任兰宗荣说:“在乡村能有这么多的游客很难得,活动兼具规模与文旅融合深度,对于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以及促进地方旅游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本文原文来自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