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816工程:重庆地下核工厂的前世今生
揭秘816工程:重庆地下核工厂的前世今生
816工程是中国三线建设中最重要的军事设施之一,位于重庆涪陵乌江江边的白涛镇。这个庞大的地下核工程始建于1966年,旨在应对当时美国和苏联对中国的军事威胁。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最终因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停工。如今,这个曾经神秘的地下核工厂已转型为旅游景点,向世人展示其独特的建筑奇迹。
816工程
816工程是中國內地三線建設西南地區最重要的軍事設施,其主體建設於一九六六年動工,於山體內建造核原料生產及化學廢料處理廠,以應對當時美國和蘇聯對中國的軍事威脅。
一九六四年中國成功試爆第一枚原子彈,為確保往後核原料供應穩定,停用位於甘肅省的核原料工廠,計劃把工廠藏於隱蔽的山體內,於是,一九六五年從幾個選址中選定重慶涪陵烏江江邊的白濤鎮,翌年開始動員約六萬人往山裏開挖,建造能在戰爭中仍具核原料生產能力的工廠,代號「816 工程」。
重慶涪陵烏江江邊的 816 工程入口。
從一九六六年開始建造,工程一直持續到八十年代。當時中國與蘇聯的緊張局勢已緩和,加上一九七九年中美建交,過去中美的軍事威脅已不復在,中央的政策是以經濟建設取代國防建設,816 以致部分三線建設將從軍用轉為民營:一九八二年,816 緩建;一九八四年,816 停工。
石墨水冷熱中子反應堆(101 工號反應堆大廳),高 35 米,佔地 868 平方米。
用作卸下核廢料的反應堆鍋底。
長 431 米、高 18.9 米、闊 7.3 米、連接地底不同廠房的 8 號環道。
為旅遊化而裝飾燈光效果下的 9 號引水洞。
爛尾收場的 816 並沒有如一些三線建設軍事工程荒廢(例如湖南 6501) ,當時 816 有約四千名職工,他們把 816 轉型為生產化肥工廠。二零零二年,國家對 816 解密,外界才開始了解烏江江邊那條一百五十米高的煙囪下,原來是佔地十點五萬平方米、全世界最大地下人工洞體的排風塔。幾乎同一時間,當地政府提出把 816 開發做旅遊景點。
湖南 6501
湖南 6501是另一個三線建設龐大地下國防工程,一九六五年建造,主通道約長十七公里,裏面能停放大量戰車,並有導彈發射井。6501 約於一九七三年停用,原因不明。6501 位處深山,停用後荒廢,至十幾年後偶然被當地人發現,近年已開放,但鑒於位置偏僻,知名度不及 812。
排風塔。
從烏江江邊能夠看到排風塔和山下公路邊的兩個洞口。
816 工程從規劃、建造、至停工這二十幾年間,世界從戰爭邊緣步向和平,縱使花費了龐大國家資源,慶幸 816 沒有正式使用過。當巨大的地下核工廠轉型為旅遊項目,既能夠向世界展示了建築奇跡、又具經濟效益效,也讓人回顧和思考三線建設帶給中國近代經濟發展、城市規劃、工業現代化的影響。
除了 816 工程,重慶仲有乜嘢玩?睇埋下面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