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梅纳反应:两个方法找回失去的料理香气
一文读懂梅纳反应:两个方法找回失去的料理香气
不知道大家在一開始學習煎牛排的時候,會不會常常聽到幾個要點:「用餐巾纸将牛排两面擦干」、「油温以及锅子的温度要够高」以及「不要太快的翻面」。但是你知道到底为什么要做上面那几个步骤吗?答案就是:梅纳反应。
这时候你心里可能在想,为什么我需要知道「梅纳反应」?我只要照着食谱做出来好吃就可以了啊!何必这么麻烦去学习这些难懂的术语呢?这些想法没有错,只要照着食谱做出来好吃就没错了。不过如果照着食谱失败了怎么办?这也是我们常常在料理时会碰到的问题。或者,当你使用同样的方式,去尝试料理不同部位的肉或是种类,可能得到的效果也会不太一样。
我举个例子:如果你用同样的方法煎牛排和猪里肌肉,可能会发现牛排有美丽的焦香外皮,而猪里肌肉却不容易煎上色。这是因为猪里肌属于瘦肉部位,脂肪含量较低,水分含量相对较高,影响到梅纳反应的形成。
所以这也就是我开始撰写这些文章的目的,一来是做为自己的学习笔记记录学习料理的过程,二来也是让大家更能去了解做菜的底层逻辑,跳脱食谱的制式框架,让自己能够在料理的技术更进步。
那我们就开始进行今天的主题:梅纳反应 Maillard reaction
梅纳反应是什么?
梅纳反应(英文:Maillard reaction),又称为「美拉德反应」。取名叫做梅纳的原因也是十分常见,取名叫做梅纳的原因也是十分常见,因为法国化学家 Louis-Camille Maillard在 1912 年时发现梅纳反应,所以取名的方式直接采用发现的人名。
梅纳反应简单来说就是在加热食材时,表面产生金黄色的过程,这个金黄色的物质会产生丰富的烤肉香味,让你做料理的香气能够大大提升。梅纳反应最常出现在煎肉排时,例如:煎牛排、猪排、羊排等等。
那么化学名称既然叫做「xx反应」,那八九不离十就是有两个(或以上)的东西产生了化学反应过程,而这两个东西就是:
- 胺基酸(氨基酸)
- 还原糖
胺基酸是什么?
胺基酸听起来很难懂的一个名词,但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的身体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就像盖房子需要砖块一样,我们的身体也需要最基本的「建材」。这些建材就是胺基酸。
胺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小单位,而蛋白质则是组成肌肉、皮肤、头发等身体组织的主要材料。
我们日常吃的鸡蛋、牛肉、豆腐等食物,都是提供胺基酸的来源。想象胺基酸是各种形状和颜色的乐高积木,通过不同的组合,搭建出独一无二的蛋白质「建筑」。
理解上述所说的内容后,可以去稍微思考一下,虽然网路上很多人都说,蛋白质参与了梅纳反应,但这个说法并不准确,胺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梅纳反应主要的还是由自由胺基酸进行反应。
就像是你喝可乐就等于是喝水,因为可乐里面含水,这样的说法还是会有点让人误会的。毕竟可乐里面还是有其它让你快乐的物质,只是喝水可是没办法快乐的!
还原糖是什么?
一般我们常听到的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等,都是属于还原糖的一种。他们通常存在于水果、蜂蜜、乳制品和谷物中。那既然有还原糖,当然也有「不还原糖」,不还原糖的话就是我们常见的蔗糖。
「还原糖」以及「不还原糖」最大的差别在于:能不能提供电子给其他分子,起到「还原作用」。
简单理解方式是,还原糖就是 E 人或称为社牛,能够积极的跟其他的物质互动,愿意不断的提供话题(电子)给其他人,去进一步的交流(产生化学反应)。
梅纳反应的过程
如果用非常艰深难懂的话,用来解释反应过程,应该是这样:
肉在加热时,胺基酸和还原糖,如葡萄糖和果糖,会产生反应形成新气味化合物。
这种化合物称为二羰机化合物 Dicarbonyls。
二羰基化合物与更多的氨基酸反应,产生各种杂环化合物,如吡嗪(Pyrazines)、呋喃(Furans)、噻唑(Thiazoles)等。
最后,一种称为梅纳汀褐色素 melanoidin pigment 的分子形成了,经过烘烤或烧烤肉的肉,有著深褐色的外皮,就是因为这种色素。
不过一般人想要让料理更美味,不需要理解这么细节的反应过程。想要达到完美的梅纳反应,你只需要记住两件事情:
- 够热
- 够干
稍后我会用煎牛排的例子,来告诉你上述两个知识点,为什么这么简单有效。
梅纳反应要几度?
达到梅纳反应需要食材表面温度达到摄氏 140°C ~ 165°C,这也是跟我们前面呼吁的「够热」。
我想大家都很清楚,如果温度不够高,煎出的牛排表面会呈现暗淡的灰色,缺乏诱人的焦香色泽,看起来食欲不振,也少了那扑鼻而来的香气。这也就是我们常常听到教学影片中「油温要够热」、「锅子要够热」的原因。
那聪明的你,应该可以很快的联想到有一个烹饪方式,煮出来的料理无色无味。没错!就是【水煮】。
水煮的温度最高只有100°C,达不到梅纳反应需要的高温。所以,水煮的肉看起来苍白无色,也没有烤肉时的香气。这就是缺乏梅纳反应的结果。
梅纳反应例子:煎出完美焦脆牛排
之前我有在文章中稍微提过「煎牛排用烤箱慢煮」以及「牛排静置原理」,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能够让你对煎牛排的技巧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在这边我将完整说明,梅纳反应如何帮助我们煎出完美焦脆牛排的秘诀。
秘诀一:够热
前面有说到,梅纳反应的温度至少要达到 140°C ~ 165°C 。所以你的锅子或是油温至少要达到 140°C 才会开始进行梅纳反应。也就是我们这边说的「够热」。
这时候可能有煎牛排经验的人心里会想,过去煎牛排的时候成功的经历是,只要煎的足够久,应该就会上色,作者是不是不懂在随便瞎说?
我对于「只要有足够烹饪时间,就会帮助牛排上色」这个理论的回答是:对,也不对
首先说明对的点,通常会有这样经验的人,使用的锅具可能是导热系数比较低的锅具,例如:铸铁锅。导热系数的知识我这边就不过度展开,简单地说就是「导热系数越低,传递热量的时间就越久」。
也就是说,当你使用铸铁锅时,加热的时间越长锅子就会越热。也因为铸铁锅的蓄热效果比较好,会使得温度下降的速度不会那么快,的确蛮适合煎牛排的。这也会让你产生,烹饪的时间只要够久,牛排就会越容易上色的误解。
那么不对的点,就是如果单单只考虑「温度」这个变因的话,温度不够高梅纳反应就不会产生。
而有没有产生梅纳反应,除了外表上色外,有另外一个重要产物就是锅底(就是黏在锅子上看起来焦黄焦黄的东西)。当你的温度不够高时,可以很明显发现锅底并不会产生。煎肉后,锅中焦黄色的物质就是梅纳反应下的产物,也是香气味道的来源非常适合做为酱汁使用。
上图:锅底(Fond)的样子,漂亮的梅纳反应产物适合制作酱汁
上图:烧焦过度,底部已经碳化的样子,不建议做为酱汁
所以你如果试着用低温去煎制一块牛排长时间,锅底是不会产生任何金黄色物质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建议改善烹饪时间并不能增加梅纳反应的原因。
不过如同上述铸铁锅的例子,在我们料理的过程要考虑的因素不会只有温度,跟你使用的锅具、牛排本身的温度,都有很大的关系。
秘诀二:够干
其实「够干」的原因,跟我们「够热」的原因十分相像,也就是我们期待水分不要抢走牛排的热量。水要多吸收很多的热量,才能变成水蒸气跑掉。所以你不会希望牛排上面有过多的水分。
这提供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给你参考:1克 100度水 + 540卡 = 1克水蒸气。
这也就是为什么,常常会有人告诉你,要将食物表面的水分擦干,这样比较容易上色。原因也就是水分会抢走锅子的温度,导致梅纳反应无法发生在食材外表上。
「不要太常翻面」也跟保持「够干」是有原因的。想象一下,当你在煎一块牛排时,表面一定会有汁水流出,这些水分是来自食物内部。
- 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这篇文章【掌握火候101】擅用文火让牛排肉汁保持多汁软嫩,告诉你为什么食物内部的水分会跑到表面。
所以如果水分还没有蒸发完的情况下,你直接翻面会让正在蒸发的水蒸气,重新附着在食材表面,回到前面提到的水蒸气循环当中,让梅纳反应的时间变长。
如何让梅纳反应更容易产生
方法一:食材裹上面粉
现在你对于梅纳反应有了初步的概念,接下来我想让你回想或是想象一下,是不是有些食谱告诉你可以在煎牛排前(或是猪排、鸡排)先将两面沾上面粉?
没错!沾上面粉可以很好的加强梅纳反应的形成,原因就是上面提到的够干。
面粉吸收了食材表面的水分,可以让食材在干燥的情况下升温速度更快。另外,因为面粉基本上含有蛋白质,所以能够增加梅纳反应需要的胺基酸,让肉排的表面更加焦脆,香气更加喷发!
方法二:加入一点糖
不管是在腌料或是食材的表面,多增加一点糖能够更好的进行梅纳反应。糖的话用晶体颗粒比较小的比较好,例如:白砂糖、砂糖等等。太大的晶体(如冰糖)融化的速度比较慢,会让整个料理的时间拉长,就不要选用到这种类型的糖。
有趣的一点是,使用奶油去煎至食材能够快速的上色,也是因为糖分的关系。奶油含有乳蛋白和还原糖「乳糖」,可加强梅纳反应。这也就是煎牛排为什么加入奶油的原因之一。
也不用太担心加糖是不是会让料理过于偏甜,这边说的一点糖真的只有一点点(大概 1/3 茶匙)。只要不是跟马可·皮埃尔(Marco Pierre White)的一点点橄榄油程度,就不会有影响风味的问题!
方法三:碱性物质
这个方法是在前面梅纳反应原理没有提到的细节,在碱性环境下梅纳反应的反应效率越高。
所以只要在料理中添加小苏打或是泡打粉,就可以让梅纳反应的效果更好。不过使用到小苏打的情况多用在烘焙的时候,例如:椒盐蝴蝶脆饼(Pretzels)就是透过使用碱水的方式,增加梅纳反应的效率,让外皮看起来更加金黄。
另外,大家很喜爱吃的烤鸭,也是透过外皮刷上碱水的方式,让表皮梅纳反应更加剧烈,外表更加金黄焦脆。
烤鸭在外皮刷上碱水,让梅纳反应更有效率,表皮更加金黄
椒盐蝴蝶脆饼(Pretzels)透过浸泡碱水的方式,表皮金黄酥脆
梅纳反应跟焦糖化的差别是什么?
浅谈焦糖化
焦糖化(caramelization),是一种让糖可以从白色转变成褐色的过程。主要反应的物质「只有糖和水」,且会依据食材内含有不同种类的糖度,反应需要的温度就不同。
举个例子,一般来说果糖焦糖化的温度只需要 110°C,而葡萄糖需要到 160°C。
简单来说梅纳反应与焦糖化最大的差别在于:烹饪的食材到底有没有含有「蛋白质」。前面提到梅纳反应需要使用到胺基酸作为反应的对象,而焦糖化则不需要胺基酸就能透过糖来进行反应。
梅纳反应跟焦糖化是否能够同时进行
答案是:可以的。
只要到达一定的温度(例如:160°C),就可以让焦糖化以及梅纳反应同时进行。一般来说梅纳反应产生的颜色不会像焦糖化那么深褐色,梅纳反应偏向金黄色居多。
所以当你在烤制饼干时,如果温度只有刚好符合梅纳反应 140°C,烤出来的颜色会淡很多。这这时候你改成 160°C 以上的温度去烤饼干,就会变得更加深褐色,卖相会更可口,这就是焦糖化的原理。
焦糖化食物例子
那么焦糖化的食物到底有哪些呢?
如同前面提到的,参加焦糖化反应过程只有「糖」,因此严格定义上的焦糖化食物少之又少,常见的焦糖化食物包含:焦糖布丁上面那层黑黑的、烤布蕾最上面那层焦糖,都是焦糖化反应的产物。
梅纳反应跟焦糖化的温度比较
我这提供一张简单的表格,来比较梅纳反应与焦糖化需要的温度。
在此提供的温度并非绝对,各位仅作为参考即可,使用时可抓个上下摄氏 5°C 的范围,不需要严格按照下列表格来控制温度。
反应名称 | 需要什么? | 多热才会发生? |
---|---|---|
梅纳反应 | 糖 + 胺基酸(aka 蛋白质) | 140~165°C |
焦糖化反应 | 糖 + 水 | 果糖:110°C |
半乳糖:160°C | ||
葡萄糖:160°C | ||
蔗糖:160°C | ||
麦芽糖:180°C |
总结
恭喜你把这篇文章看完,接着我推荐你一部教你如何煎肉排的影片,你会发现我们今天讨论到的知识,都是跟影片中的大厨提到的几乎十分相近,你会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下次当你动手做的时候,也可以变得如此轻松,料理更加上手!
影片链接(英文影片,建议搭配自动翻译):How To Master The Maillard Reaction & Sear Meat Perfectly